智慧建築知識庫      
   
  智慧建材      
 
 
 
  產業動態
通航國際取得 ISO 27001 國際資安認證 深化智慧建築與物管平台的安全基礎
 
撰編:楊永翊採訪/許雯媛整理 最後更新時間:11月 | 22日 , 2025
358
    好友人數
 
 
專家
 
通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陳子恒 總經理
在 ESG 浪潮席捲全球、企業治理標準全面提升的此刻,資訊安全已從過去的「加分項」轉變成企業營運的「必要條件」,尤其是智慧建築、物業管理與 IoT 領域,牽涉大量客戶資料、場域資訊與營運流程,一旦發生外洩或入侵,影響範圍往往極其廣泛。通航國際在面對這股趨勢與產業需求之下,正式宣布通過國際標準 ISO 27001 資訊安全管理系統認證,象徵其在資料保護、制度化管理與國際市場接軌方面邁入新的里程碑,也進一步強化其智慧建築與物管平台服務的信任基礎。
 

圖:通航國際取得 ISO 27001 國際資安認證

ISO 27001 是全球採用最廣的資訊安全標準,用白話來說,它不是單純的「裝防火牆」、「換一組密碼」或「做一次系統檢查」就能完成,而是要求企業把資訊安全從制度、流程、人員、設備到場域環境全部建立一套「長期、可驗證的管理系統」。企業必須證明自己能妥善保護資料、能找到風險、能持續改善,並能讓第三方審查者從文件、流程到現場稽核都看出「確實有在做」。ISO 27001 的核心是確保資料不能亂給、不能亂改、需要時要用得到,這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非常複雜,因為它要求每位員工、每個流程、每個部門都必須一起遵守。同時,它更被政府標案與國際客戶視為「企業是否可信」的重要指標,因此對智慧建築與物管平台企業來說,取得認證更具有實質意義。


圖:通航國際陳總經理致詞時表示,通航實現了做好源頭管理,而不是做末端管制

通航國際總經理陳子恆在致詞時強調,「現在的資安不是加分,是必要的條件。」這句話道出產業正在面臨的現實。資安事故頻傳、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加上個資法近年修法後,法律責任大幅提高,如若發生外洩,公司不只要面對品牌信任崩解,更可能面臨最重兩億元以上的團體訴訟。更重要的是,舉證責任已經反轉,過去是被害人證明企業疏失,如今則變成企業必須證明自己有做對每一項資安管理。因此,企業不能再採取「事情爆了再來處理」的模式,而必須從源頭建立制度,不只是技術層面的防護,而是全公司層級的風險治理。

「做好源頭管理,不要做末端管制。」這句話點出通航面對資安治理的核心思維。所謂源頭管理,是在流程還未誤用、系統還未外泄、人員還未犯錯之前,就把所有可能造成風險的點先定義好,包含資料如何儲存、誰能查看、密碼怎麼設定、什麼情況需要稽核、哪些設備能接入內網、甚至機房的溫濕度是否穩定等細節,都必須標準化。唯有讓整套流程「一開始就做對」,企業才不會陷入日日救火、漏洞補不完的惡性循環。


圖:通航 ISO 27001 國際資安認證授證儀式

陳子恆也談到,此次通航實施 ISO 27001 的目標非常直接。通航的智慧建築平台、IoT 設備與物業管理系統每天處理大量客戶營運資訊與場域安全資料,因此保護資料不只是法規要求,更是企業本身的商業責任。他指出:「我們本來就跟客戶的營運資訊息息相關,所以我們必須守護資料,維護資料安全。」通航從起心動念到最後正式取得認證約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其中流程部、智慧部門與 MIS 是整個過程的核心推動者,必須調整改表、建制度、寫軟體、補文件,範圍涵蓋密碼規範、登入流程、權限控管、場域管理、紀錄保存、機房環境、系統備援與金鑰管理等各種細節。這些內容過去可能以習慣或默契運作,但在 ISO 27001 的架構下,全部都要「講得清楚、做得明確、稽得出來」。

陳子恆認為,導入過程中最大的收穫之一,是全體員工資安意識顯著提升。過去可能認為資安是 MIS 或特定部門的責任,但在制度化推動之後,大家開始意識到「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資安風險的來源」這件事,因此從日常操作、密碼使用、資料保存到客戶資料處理,都變得更謹慎、更有意識,形成更成熟的企業文化。他也強調,取得認證不是終點,而是公司走向更高資安標準的起點。通航未來將把資安要求延伸到產品層級,包括 App、門禁系統、智慧建築設備等,陸續送驗產品資安認證,讓產品與系統都符合國際要求。


圖:陳子恆認為導入ISO27001過程中最大的收穫之一,是全體員工資安意識顯著提升

通航此次通過ISO 27001認證, 除了制度上的肯定,更是支撐企業向國際擴展的重要基礎。智慧建築與 IoT 的趨勢已讓系統與資料高度連結,誰能把資料保護好,誰才能在市場上取得更高信任;誰能建立穩定的資安治理文化,誰才能真正跟上 ESG 與國際供應鏈的要求。此次取得認證,既是對客戶的承諾,也是對產業的一個示範,證明本土智慧建築企業有能力以國際標準自我要求,並在資訊安全日益重要的時代中穩健前行,也讓合作夥伴與終端用戶安心與放心。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BT數位建築雜誌聲明 ]※
   
 
 
合作夥伴
英威康科技
鎧鋒企業
江森自控
樺康智雲
新光保全
皇昇科技
   
HID
台達電
泓格科技
通航國際
歐益科技
維夫拉克
   
台灣穩鴻
凱樂衛浴
冠閤企業
 
 
 
 
 
 
   
關於iBT數位建築雜誌  
   
資訊爆炸時代,建築業卻異常封閉,對於智慧建材設備的資訊來源異常缺乏,導致智慧建築推廣不易,我們來自產業,深知建設公司與建材廠商雙方均非常渴望新資訊、新訊息,因此我們致力打造這個屬於大家的交流平台,使產業更能正向方展與進步。  
   
讀者服務信箱:contact@aimag.tw  
讀者免付費服務專線:0800-309988  
讀者服務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09:00~18:00  
LINE線上即時客服:星期一~星期日 09:00~24:00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內容政策 | 隱私條款 | 版權使用 | 聯絡我們
   
   
  追蹤我們
   
 
   
 
Copyright @ 2013 iBT 數位建築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