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MVRDV 的「Grand Ballroom」贏得競圖,將在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打造結合公寓與飯店 |
|
|
|
| 撰編:MVRDV /譯:iBT |
最後更新時間:11月 | 16日 , 2025 |
|
 |
183 |
|
|
|
 |
|
|
|
|
|
| |
|
|
|
|
| MVRDV 贏得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全新 Asllan Rusi 體育館競圖,將打造一座集 6,000 席籃球與排球競賽場館、住宅、公寓、飯店與一樓商業空間於一體的多功能複合建築。MVRDV 的提案以直徑逾 100 公尺的球體量體呈現,將多元機能整合成一座具紀念意義的場館空間,使運動與社區生活交織成完整且連續的場域。這項名為「Grand Ballroom」的設計,未來將成為地拉那獨具風格的建築新成員,也將成為市民得以聚集、共享活動的重要城市目的地。 |
|
| |

圖:以直徑逾 100 公尺的球體量體呈現,這項設計將場館、住宅、公寓飯店與商業空間整合於一體,讓運動與社群生活交織為一個緊密而連貫的場域。/© MVRDV
此次競圖由 MVRDV 與 Trema Tech shpk、Likado BV、Albanian Capital Group shpk、以及 BCN Investments BV 所組成的團隊共同提出。設計中最具辨識度的特徵──球體建築,不僅僅是在連接機場與市中心道路旁塑造一座地標意象,更透過將飯店與住宅功能堆疊於場館之上,使大量機能得以安置在相對有限的基地中。圓潤的建築外形避免出現面向鄰里的「背面」立面,使四周皆能與城市良好互動,球體建築本體於基地層向內收折,讓出更多空間作為公共廣場及戶外運動設施,供周邊孩童與居民使用;量體在頂部同樣向內收束,則形成住宅戶可使用的戶外露台空間。
建築的各項機能以層層堆疊的方式組織配置。球體本體接觸地面之處向下壓印地勢,形成一層半地下樓層,以階梯與看臺一路延伸至環繞式的商店、咖啡館與各項配套設施,它們共同支援場館在賽事期間的營運需求。其上即為主要的競技場,可從地面層透過數座短橋進入。主場地的兩側隱藏著位於看臺底部的兩座訓練球場,使整體機能緊密整合。再往上兩個樓層則配置為飯店區域。這樣的布局讓飯店擁有極具特色的觀賽體驗,下層客房的旅客可直接透過房間窗戶觀賞賽事,而上層公共設施區則以懸挑方式伸向看臺上方,在競技場天花板形成一處圓形開口,使賽場景象從飯店內即能清晰俯瞰。


圖:球體建築不僅容納大量機能配置,也避免產生面向鄰里的「背面」立面,同時釋出更多公共空間,並為住戶提供寬敞的露台。/© MVRDV
這處天井開口可使用厚層玻璃封閉,形成隔音屏障,同時仍保留上下量體之間的視覺連結。在此樓層之上,住宅單元被安置於球體的雙層外殼之中,於量體內部形成一個巨大的半戶外穹頂空間,彷彿與下方碗狀競技場相互呼應。這片空間成為住戶專屬的中庭花園,種植成熟樹木並配置休憩座椅,提供安靜舒適的生活場域。部分區域中,住宅穹頂以三至四層樓高的矩形開口穿透外殼,讓自然通風得以進入,同時為住戶創造更多具不同主題的共享綠地。


圖:建築的機能以層層堆疊的方式配置,半地下樓層規劃為一圈商店空間,其上為主場館,再往上則設置飯店樓層。/© MVRDV
設置於球體外殼中的住宅單元,包括面向城市外部的戶型,也包含部分具備雙面採光與景觀的戶型,使住戶不僅能眺望城市景色,也能欣賞內部穹頂的巨大空間、中庭花園,甚至透過上方天井窺見競技場的一隅。隨著球體量體在頂部逐漸收束,寬敞的戶外露台也因而形成,提供住戶更舒適的生活空間。住宅的外牆退縮配置於球體外殼之內,使室內能受到上層樓板遮蔽而避免過度日照,同時更突顯露台的尺度與視覺張力。球頂區域主要規劃為複層形式的頂級住宅,每戶皆可通往私人屋頂露台。而這個上層環帶的四分之一區域則設置為挑高的飯店空中酒吧,俯瞰整座城市景觀。球體的頂部設有第二處天井,可採玻璃封閉,也能於需要時開啟以提供自然通風,使這個巨型量體得以完整收束。


圖:住宅單元安置於球體的雙層外殼之中,在量體內部形成一座巨大的半戶外穹頂空間,並成為住戶專屬的中庭花園。/© MVRDV
「Grand Ballroom 將成為一座象徵性的燈塔,期望激發與鼓勵人們投入運動、欣賞運動。一個可以遊戲、相遇、一起慶祝的場所!我們該如何表達這樣的精神呢?」MVRDV 創辦合夥人 Winy Maas 如此評論。他指出,球體的造型象徵著多種運動所共用的圓形球具,同時也讓人聯想到啟蒙時期的紀念性建築,從布雷(Étienne-Louis Boullée)為牛頓設計的紀念館,到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象徵科技樂觀精神的網格穹頂。


圖:天井維繫著場域內的視覺連結,讓置身建築中的每個人都能成為活動的一部分,同時,這座建築引人注目的量體形態,也吸引全城乃至更遠的訪客前來聚集。/© MVRDV
如今,一顆巨大的球體矗立在地拉那的城市中心,同樣能成為屬於運動與社群的現代「殿堂」。它透過串聯建築中的不同功能,讓每一位身處其中的人都能融入整體活動;它以開放的公共空間與運動設施成為鄰里的延伸;而作為地標,它吸引城市各地甚至更遠的訪客前來聚集與慶祝。如此一來,它也為地拉那城市景觀中不斷成形的「新建築群像」再添一筆重要篇章。 |
|
| |
|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BT數位建築雜誌聲明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