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築知識庫      
   
  智慧建材      
 
 
 
  專家觀點
「做工的人」林立青:建築營造業缺【熟練的技術工】已經刻不容緩
 
撰編:林立青 最後更新時間:7月 | 30日 , 2022
2508
    好友人數
 
 
專家
 
作家:林立青
1985年生,男性,本名林亞靖,著有「做工的人」「如此人生」
今年下半年瘋狂出現缺工新聞,有一大原因是最近建商蓋房子幾乎就被買掉,建築營造業房地產在前兩年慢慢停住以後,現在想要趁機賣屋,可是卻完全搶不到熟練的工人。
 


這波炒作已經是台北人到新竹亂買,新竹人到台中亂買,台中人到台南亂買,台南人到屏東亂買,總之全世界都在疫情和政治動盪,台灣有房就買,否則你也不知道能投資什麼,台灣的房地產股市亂漲一通。
但沒有工人了,連監工都早就開始缺了,現在第一線工程的監工別說斷層,已經越來越少人要幹這行,這也沒有什麼好意外,很多年前就是如此,很多學校的土木系紛紛收攤,無論怎麼鼓勵學生,算出未來薪資收入會水漲船高,都沒有用。

公共工程很急,缺人缺到不可思議,建商們很急,也希望可以有更多工人,但沒有用,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到處都在徵才,大家卻發現以前+100就可以有人來,現在沒了,動腦筋到移工身上,鼓吹政府開放,可是這些建商房地產商講的內容根本不接地氣。

技術工的養成是需要時間的,打開報紙求職徵才版,你會看到另外一個世界,那裏的工資顯示出當地沒有人脈沒有設備工具之下,一個工人最基本可以拿到的工資,通常慘不忍睹,每天的報紙求職徵才版都在打臉記者聽建商抱怨後的新聞。可是大多數的人連求職徵才版都看不懂,報紙都寫明了學徒、半技工、技術工的差別和薪資待遇,但是你看不到新聞說明到底缺什麼工,連粗工長工都分不清楚,要怎麼溝通呢?每次新聞出來就被罵翻。



事實上一個專業技術工的養成,多半是從學徒開始,經過數年的時間,慢慢熟悉工作內容,能夠在師傅的指揮下完成交付的工作,這時候我們現場會叫他「半桶」,也就是半技工,接著會因為更加熟練,掌握了技術和工作內容,只要老闆交付就能完成工作,這時候稱之為技術工,也就是被聘僱的師傅,他能獨當一面,能安排工作進度,能處裡突發狀況,但是領老闆薪水。

這是現在最缺的工,也就是熟練的技術工
但台灣人對技術工不見得好,沒有穩定月薪,也不見得保工,日薪高到一定程度以後,雇主就很可能會希望他負管理責任,所以等到他買齊了工具設備,就會離開老闆,開始估價並且接案,成為小型承包師傅,這時候是最需要穩定累積人脈,廣泛的找到協力商和承包商的,也需要更多的案源,要能夠從學徒到自己承包,這裡面還需要更多的練習,我們會說這時候青黃不接,可能需要協助幫忙。

但我們的政府也沒有幫到這些人忙阿,像是這些人最需要添購設備車輛,但講幾百年也沒看到協助他們出師接案。光是這樣的資訊就很少人討論了,到底養成期有多難?有多辛苦?這些大老闆過去在人力充沛的狀況下用習慣了,現在發現找不到技術工了,在我看來咎由自取。



勞工這樣的養成過程約略要三年左右,好一點,聰明一點或者是家裡本身做工的可以在兩年完成,但是台灣的工作現場多半會做不會教,做一半就跑了,也沒法說什麼,因為工作環境確實很糟,也沒有什麼保障,只是很多什麼開發產業的代表總是自我感覺良好,連分析工人能力收入都沒辦法說清楚,整天覺得自己發出去的錢多,卻沒有想過一個月能做幾天,沒想過學徒和臨時工薪水一樣都是從一千出頭開始做,我這裡都還沒有談到領班、女工、依親工和粗工的特殊分支,但已經很少資料再談如何分辨半技工?技術工和分包的師傅會有什麼不同?如何在幾句話裡面理解他的身分?

說實在話,當今天送熊貓都比去工地當學徒自由而且更加「賺實在的」,你這個工作誰要來幹?一個職業能不能吸引人,不是你嘴巴講講,而是要看保障和待遇是不是真的,否則為什麼公務員還是一堆人想要考?台電和台水等「做工的」還是一堆人補習想上?

因為有保障阿,大家都不再相信建商講的話了,記者們就省省力吧,去問清楚領班的定義,去把出師要有什麼條件找出來,做個專題,別再寫一堆缺工新聞了。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請勿轉載。
原文網址:https://bit.ly/35uFhgU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BT數位建築雜誌聲明 ]※
   
 
合作夥伴
英威康科技
碩譽電機
鎧鋒企業
城智科技
永欣鋁業
NEC Taiwan
   
江森自控
樺康智雲
兆竑智聯
新光保全
台達電
泓格科技
   
通航國際
充馭科技
歐益科技
台灣穩鴻
SALTO Systems
台灣寶麒
   
凱樂衛浴
冠閤企業
 
 
 
 
 
 
 
 
   
關於iBT數位建築雜誌  
   
資訊爆炸時代,建築業卻異常封閉,對於智慧建材設備的資訊來源異常缺乏,導致智慧建築推廣不易,我們來自產業,深知建設公司與建材廠商雙方均非常渴望新資訊、新訊息,因此我們致力打造這個屬於大家的交流平台,使產業更能正向方展與進步。  
   
讀者服務信箱:contact@aimag.tw  
讀者免付費服務專線:0800-309988  
讀者服務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09:00~18:00  
LINE線上即時客服:星期一~星期日 09:00~24:00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內容政策 | 隱私條款 | 版權使用 | 聯絡我們
   
   
  追蹤我們
   
 
   
 
Copyright @ 2013 iBT 數位建築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