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築知識庫      
   
  智慧建材      
 
 
 
  趨勢建材
與建築師相遇|隈研吾的材料世界-(上)
 
撰編:何昔珊 最後更新時間:7月 | 30日 , 2022
1678
    好友人數
 
 
專家
 
iBT數位建築雜誌-編輯部
日本知名建築師隈研吾用三隻小豬的童話告訴我們,「以稻稈建造房子,等於決定選擇自己像稻稈般的生活,像稻稈般的思考,過著如稻稈般的人生,如稻稈般的死去。」選擇建築材料,要考慮的不只有堅固或價格等元素,也隱含著設計者/居住者對於材料和世界的「感覺」和「思考」。
 
材料是內心世界的反映
「建材」是建築當中的基本單位,所有的建築,無一不是由材料所組成的。混凝土、木頭、竹子、玻璃、塑膠、鐵、鋁、布、紙,或者更原始的土、石、水,選擇建築材料,要考慮的不只有堅固或價格等元素,通常還連接著設計者/居住者對於材料的「感覺」和「思考」。也就是說,建材不只是一種物質性的原料,更暗示了人類內心的反映與對世界的獨特理解。

日本建築師隈研吾曾以另一種角度解讀〈三隻小豬〉這則童話。豬大哥跟二哥因為貪玩懶惰選擇蓋稻草屋和木頭房子,豬小弟則花許多時間建造磚頭和水泥砌成的房子,最終稻草和木頭都抵擋不了大野狼,只有磚頭水泥成功了。隈研吾認為,這個童話告訴我們,素材是一種哲學性的東西,「以稻稈建造房子,等於決定選擇自己像稻稈般的生活,像稻稈般的思考,過著如稻稈般的人生,如稻稈般的死去。」其中不僅包含浪漫的人生哲理,更深藏建築師對於材料的深刻理解以及面向當代建築的反省。



從「批判」出發並成長的建築師
1954年出生,成長於代代木競技場(丹下健三)與大阪萬國博覽會(黑川紀章)的建築輝煌年代,畢業後也經歷了石油危機、泡沫經濟崩壞所帶來的建築蕭條年代,隈研吾最初為人所知的,是其「建築評論者/觀察家」的身分。在東大建築研究所的經驗,及其成長歷程中對日本和式建築/現代主義建築的雙重體驗,建構出他對資本主義與現代建築的嚴厲批判。而在1991年設計出被批評為「過於浮誇」的後現代主義建築「M2」之後,隈研吾開始重新思索自身建築的基準點,並試圖反轉既有的建築概念。

Architecture(建築)代表著如同「箱子」般的物理性空間──最早的建築概念,理所當然是有四面牆、天花板和地板,能供人類休憩、躲藏之用的房屋。在日本,1990年代盛行對「箱型物」建築的批判,認為像箱子一般大量興建且生硬的現代商業建築,並非真正為人類幸福著想的建築;相反地,未來的建築應該具有柔軟、流動、自然等特質。

箱型物,亦即過去的建築最大的問題點,有著頭重腳輕的特性,把頭腦創造出來的抽象性構想,強制地投影在物質世界裡的結果,正是箱型物這種巨大的妖怪。-<<隈研吾>>

假如建築師在設計時只考慮到作品本身的結構,將建築視為獨立客觀的個體,忽略空間與周遭環境的關係性,就等於放棄與外界溝通的可能,轉而向「形式」屈服。「建築是為了與眼前的人溝通發明的。直接對著眼前的人傳達事物,正是建築溝通的本質」,隈研吾如此說道。

建築師們跳脫環境侷限的設計,一方面可能在當代為在地居民所詬病,好比興建中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便被不少民眾戲稱為「大皮蛋豆腐」,或者由札哈.哈蒂設計的前代東京奧運主展場(後改由隈研吾設計)也被譏諷為「忍者龜殼」。這些設計帶有地標型建築的突出特徵,與周遭景觀不盡然呈現和諧關係,但其未來的變化卻無法估計。畢竟作為普通民眾,很難推斷建築師是單純將自身設計輕輕地放在了這個場所,或者考慮了未來周邊環境的發展性,作出深具前瞻性的「不吻合設計」。



負建築:將建築隱身於「境界」之中
相較於重視外觀或幾何規則的前輩建築師(如剛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磯崎新),期許自己能夠從「以頭腦思考」變身為「用身體思考」的隈研吾,其設計理念開始超越造型的束縛,往「弱建築」過渡。如果說,建築這個「箱子」代表的是封閉、四方的空間。那麼,和箱子相反的是什麼呢?答案就是失去「密閉」特質的開放空間。

於2000年完工的「龜老山展望台」顛覆普遍對於展望台的「高塔式」印象,將結構嵌入山裡,使建築體消失,做出了「看不見的建築」。隈研吾將地形本身當作材料,在平面山坡上先建構出U字形的混凝土結構,再於四周填上泥土,於是從外部樓梯往上抵達頂端,就彷彿走上山頂,用與山切齊的角度一覽瀨戶內海的迷人風景。在這之後,隈研吾作品的「形式」退居幕後,取而代之的是由複層材料所堆疊而成的整體表現。



隈研吾在第一本著作《十宅論》提到,日本文化有著「文脈依存構造」的象徵作用,在日語中往往只是把幾個詞排列在一起,讀者透過上下文的脈絡,就能理解句子要傳達的意思。相同的一個詞或物件,擺在不同的語境/環境中,會具有截然不同的象徵意義。比如神龕上擺放的插花,在別的地方不過是一朵普通的花,當它出現在特定的場所,卻能表達對神的敬意,同時也讓整個場所的意境趨近圓潤。像這樣一種試圖超越語言的侷限,讓結構本身散發出自身感覺的思考模式,在往後成為隈研吾自身設計的核心之一。


參考資料:
  • 《十宅論》,遠足文化,2012年。
  • 《隈研吾》,博雅書屋,2012年。
  • 《自然的建築》,五南出版社,2010年。
  • 《我的場所》,五南出版社,2015年。
  • 《擬聲.擬態建築》,瑞昇文化,2016年。
  •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BT數位建築雜誌聲明 ]※
       
     
    合作夥伴
    英威康科技
    碩譽電機
    鎧鋒企業
    城智科技
    永欣鋁業
    NEC Taiwan
       
    江森自控
    樺康智雲
    兆竑智聯
    新光保全
    台達電
    泓格科技
       
    通航國際
    充馭科技
    歐益科技
    台灣穩鴻
    SALTO Systems
    台灣寶麒
       
    凱樂衛浴
    冠閤企業
     
     
     
     
     
     
     
     
       
    關於iBT數位建築雜誌  
       
    資訊爆炸時代,建築業卻異常封閉,對於智慧建材設備的資訊來源異常缺乏,導致智慧建築推廣不易,我們來自產業,深知建設公司與建材廠商雙方均非常渴望新資訊、新訊息,因此我們致力打造這個屬於大家的交流平台,使產業更能正向方展與進步。  
       
    讀者服務信箱:contact@aimag.tw  
    讀者免付費服務專線:0800-309988  
    讀者服務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09:00~18:00  
    LINE線上即時客服:星期一~星期日 09:00~24:00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內容政策 | 隱私條款 | 版權使用 | 聯絡我們
       
       
      追蹤我們
       
     
       
     
    Copyright @ 2013 iBT 數位建築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