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築知識庫      
   
  智慧建材      
 
 
 
  趨勢建材
關於美的一種樣式:清水混凝土建築及其複製N
 
撰編:何昔珊 最後更新時間:7月 | 30日 , 2022
10147
    好友人數
 
 
專家
 
冠勝清水模塗裝
清水模建築近年在台灣掀起一股熱潮,上網搜尋「清水模」,大概會出現上百個廠商和介紹,其中有褒有貶,也有人認為,這是日本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的「黃袍加身」效應。不可否認的是,清水混凝土的材料質感確實頗受建築師喜愛,也有不少民眾選擇以清水模或仿清水模作為室內設計的風格。然而,怎樣才算是「正港」的清水模?清水模本身又具有何種特殊魅力,能讓建築師終其一生鑽研此極致工藝,也讓為數眾多的消費者為之傾心?
 
「美,來自進入空間的過程。」
菲利普.強生(Philip Cortelyou Johnson)

何謂「清水模」?
簡單來說,「清水模」是指以清水混凝土工法建造的建築形式。若是對建築工法不甚熟悉,可能會誤以為清水混凝土等於常見的水泥建築。一般的混凝土建築在歷經模板組立、灌漿澆置、硬固等程序,會於拆模後,於建築結構表面進行上漆、貼磚、抿石子等外部塗裝;而所謂「清水」指的則是在混凝土灌漿澆置完成並拆卸模板後,表面不會再作任何粉飾或裝修,而是讓混凝土自然呈現出原始的模板質感。





清水混凝土的豐富表情
由安藤忠雄所設計的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2013),建築外牆以清水模結合玻璃帷幕,並於建築內部空間直接顯露其V字型清水模結構柱,形成極具現代意義的建築特徵。在安藤忠雄的作品裡,建築牆面皆會呈現規則的圓形孔洞,這也被認為是清水模的一大特徵。實際上,圓形孔洞只是在灌漿前,固定模板綁紮所留下的螺絲痕跡,透過不同的模板樣式及固定方式,清水混凝土建築其實可以有多樣的質感表現。比如1954年由建築師柯比意所設計的廊香教堂,傾斜上翻的船帆形屋頂落在簡樸白牆之上,以自由不羈的形狀構造出柯比意所說的「難以言喻的空間」。光線透過牆面上不規則型的窗戶穿透至室內,被安藤忠雄稱為「充滿暴力的光」,可以想見在這座令現代主義信徒大驚失色的教堂中,空間感如何滲入觀者的身軀,以難以言喻的神秘氛圍撼動其既有的建築想像。





與空間直面對決:結構、色彩與光
在所有藝術作品中,「光」和「色彩」是兩項相輔相成的要素。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物件,在光影的投射下,其本體造型的多重變化足以讓人入迷。以水泥為基礎色的清水混凝土建築,其首要吸引人之處,是褪除裝飾後所呈現的結構本體。對建築師來說,簡單至極致的混凝土素材,能讓人直觀感受到空間的純粹,幾乎可說是一場建築師與觀者的直面對決。

在清水模建築中,被淘汰的色彩並未削減建築的美感;相反地,以灰為視覺基準,建築師能充分專注於量體與光影之間的連結,甚至讓光影成為建築本體的一部分,形成極具力道的視覺深度。最顯著的例子首推安藤忠雄於1989年所設計的「光之教堂」。走進禮拜堂入口處,迎面而來的對牆切穿成巨大的十字架,在由清水混凝土組成的灰色長方形結構中,陽光穿過玻璃十字架,投射在內牆與深木色長椅上,光影與混凝土交織出既理性又富有情感強度的感受,精準俐落地定義了結合光明、靜謐與神聖的教堂空間。



畫師與木匠:講究精準的建築工法
建築是一項複雜且龐大的藝術工程,集結了眾人的心血與技藝。其中,清水混凝土建築因為要求絕對精準的基礎工程,被不少從業人員認為是高度技術的表徵。由於工法上的限制,混凝土澆置需要一次完成,且灌漿拆模後就不能再做施工,因此從材料、設計到施工流程都必須經過縝密的規劃,包括牆體設計、結構設計、造型設計、模板種類、分割、電路配置、排水等細項都要事先精確計算,並經由1:1模型打樣測試,方能展開後續作業。除了建築師設計以外,營造廠商的專業度亦至關重要,在施工階段的技術同樣會影響清水混凝土建築的最終成果。

在經由嚴謹的設計規劃後,還須完成三項關鍵程序,才能打造出完美的清水混凝土建築,分別是水泥原料配比、模板工程與灌漿澆置。

水泥成分配比
建築所使用的混凝土,是將水泥加入骨材(細沙及石子)增加其強度,並減少水泥硬化後的未知變化。由於水泥可塑性高,在灌漿過程中可能具有不可控制的因素,因此清水建築依設計結構使用磅數較高的水泥,除了篩選砂石的品質之外,為避免日後產生蜂窩現象或成色不均,與水、細沙和石子的配比和預拌也很重要。

模板工程
混凝土表面透過模板本身呈現質感,形成一致的細膩紋樣,不同的板材會產生相異的混凝土表面效果,像是受日本建築師喜愛的黃板,能夠製成較光亮的表面視覺,而芬蘭板則易於呈現平光效果的霧面,木紋板則能產生木紋觸感的混凝土表面。要注意的是,劣質模板可能導致拆模後表面粗糙或不平整,因此模板的品質相對地也很重要,比如耐水性、耐酸鹼性、耐挫曲性與吸水率,都是檢測模板的重要數據。包含後續的模板分割、表面螺孔的位置、專業的繫件材料與模板組立的間隙等程序,每一個細節都必須精準而確實。

灌漿澆置
當工地現場完成模板組立與鋼筋綁紮後,在模板與繫件間形成的空白空間,也就是未來的建築量體與牆面,經由水泥押送車配合,會在現場一次完成搗築與澆置程序,將混凝土材料確實填滿、震盪壓實至各構件之中,並嚴密監控模板與各管線的進度。此項高密度的作業需要一氣呵成,並掌握施工時的天氣狀態,一旦過程中斷,可能形成冷縫或混色不均,影響整體建築的表現。

室內設計的替代方案──「仿清水模」
清水混凝土在環境、設計、技術上有著相當嚴格的程序,高品質的原料與技術要求當然也反映在其造價與施工時間上。因應部分設計師和民眾的需求,各種「仿清水模」工法隨之而生。仿清水模的優勢在於價格便宜、工時短且不受場地環境限制,特別適合已完成主要建築結構的室內裝修或改造工程,因此逐漸成為住家室內設計與商業空間的熱門選擇。目前坊間常見的仿清水模工法有幾種,例如水泥板是將類似於水泥質感的板材貼覆於牆面、地板或天花,呈現裸露水泥牆效果;或者仿清水模貼皮,則是將塑膠素材黏貼於美耐板表面,營造出清水模板外觀;以及使用類似泥作方式塗層的特殊清水模塗料,視施作方式的繁複而有程度不一的視覺效果。普遍來說,仿清水模所呈現的色調很難像正統清水模那麼豐富,在外觀上較為單一。

對於部分要求色調絕對一致,不容許丁點瑕疵的業主來說,仿清水模或許正好能達到他們的標準。相對地,在過於一致的色調之下,也多少帶有幾絲不自然,難以呈現清水混凝土的獨特表情──對建築師和另一些業主而言,正統清水模在精致工藝基礎之上蘊含的不穩定與未知性,反而像是春節期間限定版的「精品驚喜包」,你不知道最終打開來是什麼,但相應價格換來相應品質的商品,無論如何,總是好的(再不濟也是獨一無二,絕無譍品)。

混凝土的「美塗修修」:再造清水混凝土工法
按照清水混凝土的嚴格定義,混凝土建築成品拆模後理應排除任何型式的再施工,但由於台灣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若將拆模後的清水建築置之不理,在高頻率的雨水沖刷和潮濕環境下,混凝土建築外表往往易在短時間內形成白華、髒汙、裂縫或失去原來應有的色調與觸感。況且,有些清水混凝土建築因規劃不當或施工上的失誤,即使剛完工,也能看出許多瑕疵。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水模的防護及修復工法也就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關鍵程序。

目前較常被使用的修護工法有日本菊水化工研發的「SA工法」、日本中央混凝土株式會社認證授權材料的「CV工法」以及山田研業社的「YAMAKEN NFF工法」等,這些工法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清水混凝土建築因施工或其他人為因素所造成的瑕疵,並減低建築物在自然環境中遭致的損壞。除了應用在「真.清水模」完工牆面的防護與NG部分的修飾以外,由於其材料可施作於磚牆、水泥牆或矽酸鈣板、水泥板等輕隔間牆,後製清水模工法如今也被廣泛使用於室內仿清水模空間或建築物外牆的拉皮再造。

冠勝清水模塗裝公司的總經理張旭成表示,清水混凝土在完工後會自然產生毛細孔,以及高磅數混凝土乾縮所造成的細小裂縫,若經過完善規劃,這些「小特徵」都會維持在標準範圍內,成為清水模獨特表情的一部分。而超過5mm的孔洞,或者明顯的蜂窩、碳酸鈣白華、冷縫、色差、麻面等現象,則必須先進行基面調整,整平、研磨並修復局部瑕疵,再進一步完成調色與防護工作。以CV工法為例,除基礎的基面調整和養護以外,會經過下塗(底漆)、中塗(固化混凝土顏色及吸水率)、合色(著色押花)、上塗(面漆)這四道主要工序,提升清水混凝土表面的耐候性,並達到透水率5%的最終效果。









追根究柢,皆是關於美的樣式
19世紀開始,混凝土躍上世界舞台,成為建築的主要材料之一。經由柯比意、路.易康、丹下健三、安藤忠雄等著名建築師的作品,清水混凝土逐漸發展出獨特的美學。嚴謹的設計與工序,將「水泥」直接而粗獷的特質潛化為穩重且充滿未知的靈光乍現。清水混凝土建築有著毫不矯飾的結構特性與豐富的延展性,無論面對何種材料(木頭、玻璃、鋼鐵、紅磚……),曖昧且多層次的灰階色調都能展現適中的包容力,呈現千變萬化的模樣。受限於環境、技術與成本,台灣的清水混凝土建築仍以公共建築居多,比如早前幾年的新竹縣立文化中心、高雄美濃客家文物館、鶯歌陶瓷博物館,或是近幾年的法鼓山農禪寺、台中菩薩寺、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毓繡美術館等,都是讓人驚嘆連連的傑出作品。如今,再造清水模工法在技術層面漸趨成熟,藉由多年實作經驗,部分專業廠商的作品也已能達成業主心中的「清水模」標準。說到底,無論是正統或再造,最終完成的清水混凝土牆面,都蘊含著設計者自身對於美的追求。再下個世代,清水混凝土建築會是什麼模樣?實在難以預料,但喜好建築的人們對於「美」的想像勢必是不會停歇的吧!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BT數位建築雜誌聲明 ]※
   
 
 
合作夥伴
英威康科技
碩譽電機
鎧鋒企業
城智科技
永欣鋁業
江森自控
   
樺康智雲
兆竑智聯
新光保全
皇昇科技
台達電
泓格科技
   
通航國際
充馭科技
歐益科技
台灣穩鴻
SALTO Systems
台灣寶麒
   
凱樂衛浴
冠閤企業
 
 
 
 
 
 
 
 
   
關於iBT數位建築雜誌  
   
資訊爆炸時代,建築業卻異常封閉,對於智慧建材設備的資訊來源異常缺乏,導致智慧建築推廣不易,我們來自產業,深知建設公司與建材廠商雙方均非常渴望新資訊、新訊息,因此我們致力打造這個屬於大家的交流平台,使產業更能正向方展與進步。  
   
讀者服務信箱:contact@aimag.tw  
讀者免付費服務專線:0800-309988  
讀者服務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09:00~18:00  
LINE線上即時客服:星期一~星期日 09:00~24:00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內容政策 | 隱私條款 | 版權使用 | 聯絡我們
   
   
  追蹤我們
   
 
   
 
Copyright @ 2013 iBT 數位建築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