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築知識庫      
   
  智慧建材      
 
 
 
  建築名人堂
孫因:「夢想這條道路,沒有別的,只能勇敢嘗試。」
 
撰編:何昔珊 最後更新時間:7月 | 30日 , 2022
3336
    好友人數
 
 
專家
 
台北室內設計公會理事長 孫因
在室內設計業界,幾乎沒人不知道孫因的大名。除了室內設計師的身分,她更一手創辦天風設計公司,並於2014年接任台北市內設計公會(TAID)理事長一職,連年舉辦室內設計國際論壇,將台灣推向國際。從初出茅廬的跨領域嘗試,多年來孜孜矻矻、跌跌撞撞,到如今對於「室內設計」這項終身志業的堅定。在眾多顯赫聲名背後,始終不變的是她勇於冒險、不畏挑戰的堅韌性格。
 
與設計結緣 非科班出身也能闖出一片天
台灣室內設計產業自1970年代開始邁入新一波發展熱潮,包括《室內設計》、《家庭裝潢》、《摩登家庭》、《美化家庭》等雜誌的創刊、室內設計業首次聯合集結的名家大展,以及國內首創大學室內設計科系。隨著台灣經濟起飛,帶動了建築與室內設計的發展,相關產業蓄勢待發。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原為大眾傳媒科系畢業並從事廣告企劃的孫因,遇見了影響她未來人生方向的貴人──知名設計人譚國良老師。孫因坦言,那時在她面前有三個選項,第一是繼續留在廣告公司,第二是到房屋仲介做廣告行銷,第三則是進入譚國良設計公司。「那時我覺得,欸?我從來沒有接觸設計相關的工作內容,但譚老師卻願意給我機會,那我就嘗試看看吧!」於是她在1987年進入譚國良設計公司,開始學習軟裝設計,一腳踏入室內設計領域。回想最初的心情,她笑著說:「沒想到進去後,非常喜歡這個行業,每天都在學習新的事物,就這樣一路做下來了」在二十多歲的轉捩點,孫因並沒有畏懼跨行業可能導致的困難與失敗,毫不猶豫地抓住了改變的機會。

作為設計人 絕不能缺少體驗
譚國良曾說過:「一個人的身體,就像是非常敏感的儀器,用來感覺圍繞在周遭的生活。」他認為,一位優秀的設計師,勢必能從普遍瑣碎的生活中找出截然不同的視角,從經驗中吸收創作的養分。在譚國良設計師麾下,孫因也培養出浪漫性格,設計工作帶給她的不僅是專業能力,更多的是食衣住行育樂的生活經驗。她熱愛旅行,藉由實際走訪世界各地,紀錄相異的文化與日常風景;她也樂於體驗不同的嗜好,運動、閱讀、音樂、戲劇、美食,不只作為娛樂消遣,同時也成為她豐富的「創意寶庫」。雖不抽菸,但也懂一點雪茄;球雖然打得不是頂好,但姿勢標準;談起任何話題都興致勃勃,偶爾露幾句流轉的台語,親和力十足。孫因認為,凡事既然做了,就要像個樣,因而興趣包羅萬象,力求面面俱到。「我熱愛設計工作,我把室內設計當作我的娛樂,無時無刻都在觀察、蒐集、體驗,這變成我的樂趣」她也不諱言,室內設計必須面臨各種不同性格、階層、品味的客戶,與其紙上談兵,不如親身經歷,才能站在客戶的位置去思考,設計出最符合客戶需求的作品。

玩心不冺 以設計展現空間個性
將廣告人的性格帶入室內設計,作為公司的領導者,孫因總是要求設計同仁提出新的創意。她認為空間設計作品必須帶有個人的性格,不能為了符合市場潮流,而給予客戶千篇一律的標準設計。天風設計以團隊合作(Team work)的方式取代單一專案責任制,讓所有設計師都一同參與每個設計案,藉由這樣的集體動腦會議提出更好的發想,並完成超乎客戶預期的成果。



孫因分享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曾經有個商業空間設計案,該企業是販售玩具槍的公司,也要求在空間設計上呈現如沙漠般的野戰迷彩風格。孫因和天風設計團隊提出了符合業主需求的工業風設計,但出人意表的另外開闢了一區展示空間,以星際大戰為發想,設計出未來科技風的船艙,並置入升降平台,只要按下按鈕,艙門打開,慢慢升上一隻最新的模型槍,塑造出超乎業主預期的未來感科幻風格,也讓這個展示空間成為該公司的特殊標誌。

除此之外,孫因認為室內設計不該侷限在單純的空間設計,還必須了解燈光、景觀和建築,因此鼓勵員工參觀各地建築和文化、商業設計空間,甚至必須看電影、音樂會和表演藝術,並分享觀察心得。說到這裡,孫因戲劇化地模仿了員工的反應:「啊!我是做室內設計的,幹嘛要去看國劇和歌仔戲啊?」她接著解釋,當代的歌仔戲表演,結合了燈光、視覺效果、音響和新的美學表現,表演只有2個小時,但整個舞台布置要以最低的成本呈現最快速和最高品質的效果,「那可是室內設計的最高境界啊!」她興奮地說。

堅持信譽,給予彼此最好的空間
無論在建築或室內設計業,男性工作者的比例仍佔多數,作為一位女性室內設計工作者,孫因認為自己和其他男性設計師沒有太大的不同。她笑著與我們分享一件趣事,她的孩子曾經對她說,在應徵員工時,女設計師要找偏男性化的,男設計師則要帶點女性特質,這樣設計才做得好。「那時很奇怪,他怎麼會這樣說?後來我去觀察公會當中,優秀的設計師確實都帶有一點中性的特質,喜歡美學的人或許都會有柔軟的一面。」正因為柔軟,所以更要裝戴好堅強盔甲,將事情做到盡善盡美。

談起從業以來遇到的挫折,孫因俏皮的說:「做設計工程的挫折大部分就是收不到錢嘛!」在場的人聽了皆會心一笑,過了幾秒,孫因收起笑容,又說:「其實最大的挫折是當你辛苦完成一件案子,但客戶不滿意最後的成果。」有時與錯誤的夥伴合作,造成施工品質出現瑕疵,但對客戶來說,那是對她個人和公司的失望。她垂下眼,音調轉趨低沉:「我個人會對這種事情難過很久,這是我很少和人家談到的。」在孫因心中,責任和品德是將工作做好的基本要素,也因為如此,對於每項合作案,她都會仔細確認合作夥伴的實務品質和口碑,深怕失去客戶對她的信任。

從生涯規劃、設計創意至與人相處,往往在這些小細節中,能發現孫因思想上的柔軟和靈活度。正如天風設計的「天風」二字,原出自於紀伯倫談論婚姻的詩句:「留下一點空間,讓天風在你們之間舞蹈……要站在一起,但不要靠得太近:因為廟宇的支柱是分開豎立的,橡樹和柏樹也不在彼此的陰影下生長。」這是孫因替自己豎立的人生目標,無論是生活、婚姻、子女、工作,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要能產生共鳴,都應該給予彼此一層空間和尊重。出自於對人的尊重,親切對待他人、重視信諾,對生活大小事皆認真以對,同時保有心靈的餘裕,這或許就是專屬於孫因的人生設計哲學。

「讓台北設計走向世界,讓世界設計綻放台北」
孫因外表看來溫和有氣質,舉手投足盡是雍容,但骨子裡卻有著不服輸的性格,尤其在接下台北市內設計公會理事長後,在外界不看好的情況下,決意舉辦室內設計國際論壇,為此花費許多精力。她無奈笑說:「很多人覺得我是瘋了!」然而,作為公會的領航人,她始終思考著該如何提升台灣室內設計的能見度,並將國際趨勢引進業界。



持續舉辦論壇的結果,不僅讓TAID在業界戰出口碑,也獲得了全台室內設計業者的響應。「不管多困難,如果有機會就該嘗試,就算失敗了,也是預期中的結果,但不試怎麼可能成功?」帶著豁出去的決心,孫因逐步實現她上任時提出的願景,成功發起亞洲設計城市聯盟,集結上海、大連、深圳、新加坡、澳門等地,透過網路平台,互相分享技術、材料、城市規劃及產業趨勢等相關資訊。孫因戲稱自己是以設計人的身分在從事國民外交,公會理事長的身分讓她轉換心態,更積極的接觸各地設計同好,期望為台灣室內設計產業帶來新的火花。



科技與環保,是全球產業趨勢
談到在國際案例的所見所聞,孫因認為環保與科技是兩項不可忽視的世界趨勢。環保是現代人的共同課題,尤其室內空間與人的日常生活密切聯繫,一但使用了汙染值超標的室裝建材,不僅有害環境,也會直接影響居家健康安全,因此推廣經嚴格認證的綠建材是業者的良心任務。孫因也提醒,即使用了安心綠建材,若未注意裝修過程或接著劑所產生的工業氣體,仍可能導致室內甲醛含量超標,因此業者有必要與政府聯手,推動「綠裝修認證」,將施工環境和最終驗收納入列管,才能完善室內設計的施工品質。



另一方面,科技是現代人追求生活品質的具體展現,去年(2017)的室內設計國際論壇便是以趨勢、科技和智慧生活為主題。對於新科技的運用,孫因開朗地笑說:「我永遠都保持28歲的心」她細舉手機app繪圖、攝影等功能,侃侃而談西門citizen M酒店的自助Check in系統,或者新加坡金沙酒店透過自動系統控制建築物內部的節能、燈光及外觀的光影互動,並分享朋友的實例:她被邀請到六十多歲友人家中做客,對方拎著手機熟練操作家中的音響和KTV伴唱,讓她大開眼界。「這表示現在的智慧生活宅在整合操作的部分設計的很簡易,不管是one-touch或圖像辨識,即使長輩也能輕易操作控制家中的燈光或家電,所以新的生活模式正在改變人類的習慣。」孫因認為,綜合便利性與美學角度,新興科技在建築或室內設計產業將會有更多創新的應用。

社會責任+知識投資,孫因的「人生進行式」
去年剛連任公會理事長,同時必須兼顧天風設計公司和她個人的博士班進修課程,孫因似乎總是馬不停蹄,採訪當日也是剛下完課便風塵僕僕趕來。拍攝人物照、回答諸多問題,幾小時下來卻未顯疲態,被問到公會的未來規劃,她眼中盡是神采奕奕,彷彿迫不及待要大展身手。

孫因表示,室內設計公會未來將持續舉辦國際論壇,以全年活動的形式邀請各界大師進行交流,在這同時也會舉辦不同形式的教育訓練,與產官學合作,由設計實務、美學理念、科技趨勢著手,吸收來自不同產業的新興資訊。另一方面,公會正在籌備室內設計基金會,成立文化館,希望投入台灣舊有歷史文化的資產保存。「可能是受到陳銘達和江建平的影響,他們自己的企業經營的非常成功,但做事卻始終認真,願意為業界付出。」兩位公會前理事長對計畫的協助,讓孫因更堅信自己的理念,毅然扛起對社會的責任。「這是我的終身志業,從業30年,總要為自己的土地做一些事情。」談起室內設計和產業現狀,孫因時而笑語盈盈,時而專心致志,想必未來她也將如30年前踏入室內設計公司的那一日,躍躍欲試,如箭一般往前方射去。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BT數位建築雜誌聲明 ]※
   
 
合作夥伴
英威康科技
碩譽電機
鎧鋒企業
城智科技
永欣鋁業
NEC Taiwan
   
江森自控
樺康智雲
兆竑智聯
新光保全
台達電
泓格科技
   
通航國際
充馭科技
歐益科技
台灣穩鴻
SALTO Systems
台灣寶麒
   
凱樂衛浴
冠閤企業
 
 
 
 
 
 
 
 
   
關於iBT數位建築雜誌  
   
資訊爆炸時代,建築業卻異常封閉,對於智慧建材設備的資訊來源異常缺乏,導致智慧建築推廣不易,我們來自產業,深知建設公司與建材廠商雙方均非常渴望新資訊、新訊息,因此我們致力打造這個屬於大家的交流平台,使產業更能正向方展與進步。  
   
讀者服務信箱:contact@aimag.tw  
讀者免付費服務專線:0800-309988  
讀者服務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09:00~18:00  
LINE線上即時客服:星期一~星期日 09:00~24:00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內容政策 | 隱私條款 | 版權使用 | 聯絡我們
   
   
  追蹤我們
   
 
   
 
Copyright @ 2013 iBT 數位建築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