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德:業主需建立正確觀念,才能有效落實BIM技術 |
|
|
|
撰編:林慕帆 |
最後更新時間:7月 | 30日 , 2022 |
|
|
8037 |
|
|
|
|
|
|
|
|
|
|
|
|
|
自2006年「電腦與繪圖設計」雜誌首度發表BIM這個名詞開始,臺灣有了BIM的引進,業界漸漸接觸到相關技術與理念,近年更是蓬勃興起,掀起一股強大的風潮,促使產官學研各界熱烈地討論、對話。即便今日BIM一詞在建築產業內無人不知,但臺灣在BIM技術的應用仍未真正落實,其中除了產業結構的問題外,更大的原因在於多數人對BIM不夠瞭解,甚至存在著誤解。 |
|
|
臺灣推動BIM的推手之一、現任桃園市副市長的王明德,相當深刻地瞭解臺灣BIM技術的發展、使用,以及目前面臨的問題,對於BIM的實踐也有獨到的見解。他首先針對「BIM」一詞深入解釋,指出其中所代表的三種程度:
從如何建模,到建立出來的成品,延伸至透過模型進行溝通、管理,王明德更進一步提出「BKM」的概念:「BIM的Information只是開端,更重要的是後續的Building Knowledge Management。」除了利用模型作為管理工具外,也會將知識納入系統,當進入模型的時候,就能利用資通訊的技術,自動化處理所有資訊,進而增加生產力、提升效率、減少因重新施作所浪費的資源。
參數化3D建模
一般設計階段透過繪製2D平面圖、立面圖來展現概念,施工前再透過「套圖」,將不同專業人士所繪的像是建築、結構、機電等2D圖,套在一起,檢視有無衝突或錯誤,假設結構上有樑在那,但在機電圖上同個位置顯示有管線要經過,套圖發現了衝突就能在施工前做修正。不過,改圖是相當麻煩且耗時的,再加上2D圖只有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士看得懂,業主或其他外行的人不見得能理解設計。
「BIM是用3D在做設計,實際模擬出建築成品。」王明德指出BIM技術,不僅讓建築師、土木技師、結構技師、機電等專業人士可以溝通,更重要的是讓業主,甚至是未來的使用者都能夠瞭解,哪個地方不滿意、想要修改,隨時都可以更動。「3D模型就像演練,任何人都看得懂,施工之前將需要調整的地方修改完成,即可減少施工期需要重做的浪費。」王明德進一步說明使用BIM的優勢:「在正式動工之前,先在電腦進行模擬,除了建築模型外,施工順序也能一併模擬,動線、管線、材料何時進出等等,電腦都能全部安排好。」
再者,BIM運用「物件導向技術」,王明德舉例說明,假設要建一個直徑30公分、高150公分的圓柱,電腦會直接按照尺寸畫出3D圖,而且,只要參數更動,圖也會立即改變,電腦也會自動將有衝突、錯誤的地方查出來,跟以往利用2D繪圖套圖、修改的情形相較,更有效率。「BIM也將『知識』放進來,若是設計不符合法規,它會主動通知。」王明德指出,BIM利用資通訊的技術,達到提升生產力的目的,讓整個工程能夠更順利,解決規劃設計上可能出現的問題,並且避免重新施作的情形發生。
專業間有效整合、溝通
由於營建產業的投資者跟生產者是不同的人,且分工較細,一項工程的進行大致可分為規劃、設計、施工、使用與管理等階段,每個階段都是不同的專業領域。「分工細化的優勢在於品質與效率提升,缺點在於介面同時也會增加。」王明德針對產業特性指出:「若是介面增加所帶來的壞處,大於分工細化的好處時,生產力就會下降,這就是臺灣現在的情況。」分工強調技術,合作則著重於管理,隨著分工愈來愈細,各個環節卻沒有結合在一起,介面問題難以管理,王明德認為,隨著建築技術成長,舉凡綠能、節能、智慧化,更多不同專業的人要進來,分工愈來愈細化是必然的趨勢,但在分工之餘,還是必須將所有細節整合起來。
工程的每個階段,牽一髮而動全身,若是規劃、設計有問題,施工就會受到影響,需要變更設計再重新施作,造成時間、材料的浪費,成本也因而提高。「現在BIM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利用這個平台整合資訊,讓不同的專業人士共同分享所有資訊。」不同於以往各做各的、線性式的模式,王明德說,BIM優點之一就在於各階段、專業的參與者,都能藉此看到彼此的資訊,要是哪裡有問題就可以立即修正,為專業間建立有效且即時溝通、整合的橋樑。
業主,是導入BIM技術的最大受益者
有BIM後的最大好處是什麼?面對這個問題,王明德直言:「在整個工程之中,只要設計對了,施工就不用花費那麼多的金錢跟時間,而其中業主的受益最大。」他提出美國針對因設計錯誤而重新施作所花費的成本統計,約占了整個工程投資金額的10%:「如果一次就做對,這筆錢就能省下來,假設業主用總工程費1%導入BIM,就能省掉之後重作所需花費的10%。」王明德舉例說明,假設一個工程總費用十億元,設計費用占3%,其他97%給營造廠,97%中包含了因設計錯誤而重做的10%成本,如果業主瞭解BIM的優勢,增加1%設計費,那整個工程或許九億就能標掉。「九億四千萬比十億便宜不是嗎?」他指出問題點在於業主不曉得其中的益處,因而不願意多花錢請設計者使用BIM設計,營造廠也會因為考量有重新施作的可能,而需要將價格抬高。
不同於傳統2D套圖的作法,BIM在設計階段時,就必須開始檢查問題與衝突,因此在上游設計時會花費更多的時間。「設計者不是不會做,而是『不能而不為』,因為工作量增加但是金額並沒有相對提升,那設計者幹嘛要做?」王明德感嘆現況:「這是制度有問題,什麼人該做什麼事沒有安排好,有新的技術出現,而業主不知道其中的特性、不願意多付錢,就無法真正發揮效果。」他指出BIM現在大多是給施工者來做,因為施工階段的案量比較大,只好接下來,但服務費不夠多,當然會發生應付了事的情況。
擔任副市長的王明德,更有感於政策窒礙難行,他認為身為業主的政府部門,應該要利用獨買市場的優勢,多編預算讓優質的廠商進來,投資使用BIM技術,而不是多了一個項目,卻認為BIM是廠商要自己負責、學習,所以不多安排預算。不賺錢的工程,好的廠商自然不會想進來,「剛開始大家不熟,預算編高一點,等到愈做愈熟了之後,價格自然就會下降。」王明德舉例說明,假設預算本來是100元,但多了一項BIM,就多編到105元,可能廠商用103元來標,但這會愈做愈熟,之後或許98元就標下來了。「剛開始進行改變,政府就做點補貼,要做就來做,不要做的自然就會被淘汰掉。」他指出這麼一來,整個產業環境、制度有所改善,使用效益慢慢的就會出現。
調整作業程序,落實BIM應用
由於營建業的作法是先簽約、後生產,按照一般的發包順序,基礎的土木工程先發包,待差不多完工的時候,才會開始發包機電的部分,不過,若是導入BIM,發包的順序就必須改變,因為在最初設計時,所有的細節都要先決定好,所以機電也必須先發包。「生產技術會決定生產的作業程序,所以當生產技術改變時,像是使用BIM,維持原始的流程是不合適的。」王明德說明,除了業主觀念需要導正外,生產作業的程序也是臺灣目前的困境,是導致BIM技術使用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
目前BIM技術進步最快的就屬美國,王明德指出,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政府站出來帶領,由GSA聯邦總務署為首,規定許多相關的標準,要求聯邦營建必須遵守,美國也有很多由公會組成的平台,進行BIM相關觀念的定義,其他國家也慢慢跟上腳步、學習這些觀念。而當今BIM使用最普及的國家為新加坡,其中的策略是國家有補助基金,只要是營造廠、建築師要學BIM,國家會補貼學習的花費,另外,只要真正用BIM去做,國家也會有補貼。
「國家要怎麼進步?我們可以跟國外學習。」王明德認為,很多現行制度其實都可以調整,臺灣政府應該帶頭做起,建立、學習正確的觀念,幫助整個產業投入BIM,甚至可以學習他國的作法,起初或許速度會比較慢,但要達到理想的情況,觀念、制度都必須改變。 |
|
|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BT數位建築雜誌聲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