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築知識庫      
   
  智慧建材      
 
 
 
  建築名人堂
傑出建築師 呂欽文:導正觀念,才是解決臺灣建設問題的核心
 
撰編:林慕帆 最後更新時間:7月 | 30日 , 2022
8892
    好友人數
 
 
專家
 
建築大師 呂欽文建築師
建築,不只是結構、材料、設計等表象,更承載了創作者的理想與感覺投射,然而在創作的路上,必須為了所欲實踐的願景而堅持內心的信念,更要面對外在環境的眾多挑戰,舉凡制度、甲乙方關係、社會觀念,這些設計層面以外的種種,對於創作者而言仍是深具影響力,甚至可能會削減創作的能量。
 
如果問我有什麼資格扛起「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我會說,或許是因為我關注的不是我個人設計的表現,而是整個建築專業的尊榮與地位,以及多元分工的社會脈動中建築應該扮演角色。
改革才剛開始,路還很長。
──呂欽文


獲106年度「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的呂欽文,曾在個人臉書上,發表了近兩千字的得獎感言,談起他對建築的熱愛,以及現實層面所帶來的挫折,字句間流露出他獨具的情感、頑強的信念,讓人深刻感受到他那股溫柔且剛正的力量。或許大眾認識呂欽文,是因為近年的大巨蛋事件與亞泥爭議,但建築自年少開始就是他認定的畢生志業,從業數十年來,投入的案子以公共工程為主,藉此展現心中對建築的理想,且他更是臺灣「建築改革」的重要推手。

這日,於新北市政府參與會議的呂欽文,利用議程的空檔受訪,坐在眼前的他侃侃而談自身的理念,不疾不徐的語調、深入淺出的解析,眼中自然地流露出了熱忱、真切的光芒。

專業能力與社會責任間的平衡
對於個人的性格養成,呂欽文認為自己是較為平衡的人,像在國中時期德智體群並進、以校內第一名畢業的他,不同於其他同儕只以讀書為重,他在各方面都顧及且平衡地發展,「這個模式也一直影響著我,到今日成為建築師這個角色。我並沒有像很多人,幾近歇斯底里地追求設計的創作或表現,反而認為除了創作,還必須照顧到其他面向。」他指出像是使用者感受、經濟效益,甚至是在未來維護的難易程度,都是建築中不容忽視的部分,但建築長久以來的發展,明顯地是只聚焦在視覺層面。

「一位建築師,到底應該做些什麼事情,才不負他身為建築師的角色。」

近期,呂欽文參與新店溪洲部落的新家園規劃,深入瞭解到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且因臨近新店溪而飽受水災威脅,居住安全存有疑慮。他說,這個案子讓他感觸良多,使他更加確信,作為一名專業者,若在能力所及的範圍下付出能改善環境、滿足需求,是意義非凡的事情,而在付出的過程中,他也相對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我在追求的,除了創作欲望的滿足,也希望在其他關懷層面上,在經過付出與努力之後,內心能有圓滿的感覺。」身為設計者,理應以追求創作表現為理想,但如果關懷面廣一點,透過自身的專業能力,為社會、環境提供助益,負起社會責任,就能從設計領域擴展到更寬闊的面向。

「社會責任當然分成很多部分,除了社會有需要的時候能夠有所付出、幫助他人。」他說:「另外一個也很重要的是,當社會上出現了在專業知識上的爭議或是混淆,可以依自己的認知,提供社會資訊。」數年前的大巨蛋事件,呂欽文就曾站出來說話,他認為雖然遠雄的整體企業形象飽受爭議,但這些針對道德面上的質疑,實在不應與專業領域混為一談,若單純以建設觀點看待大巨蛋,裡頭當然有許多專業技術要考量,像是消防安全問題,市政府不斷以消防安全要求遠雄修正、調整,不過這些要求是否真的合理,再加上市政府利用公共利益的訴求,向遠雄提出更多的要求,但這到底是逾越了公平原則,呂欽文認為,以專業角度來看待,這就是過度要求,「若是用過度的方式對待、要求專業領域,大家都會受傷。」基於此因,他選擇不再沉默,藉由站出來發聲,希望讓大巨蛋事件能有更多討論的空間,更嘗試扭轉普遍認知上的問題與誤解。業界人士之所以不敢挺身而出表達看法,就是擔心在與市政府言論相左的情況下,會被社會扣上維護建商的帽子,「我當然明白,這樣的發言會惹來非議。」說到這,他輕輕地揚起嘴角:「但我純粹是以客觀、專業的視角切入,從是非曲直的面向來談論公平合理,再者,我與遠雄並無往來,所以我無所畏懼。」



建設,應考量需求層面
呂欽文在業界累積了數十年的經驗,對臺灣建設發展的觀點獨具慧眼,他認為現今的建設應該要回歸到需求層面,理性地分析成本與優劣之處。以往因為對於建設、建築使用的需求較高,以發展、滿足需求為主要訴求,也沒有像今日這麼強烈的環保意識,但隨著需求下降,建設心態卻沒有跟進。以公有建築而言,到底需不需要這樣的建設,許多的建築落成後沒多久就淪為蚊子館,又或者建設只是政治操作的籌碼。

「對建設的態度應該要重新的定義。」

在不斷地要求建設之下,又不想破壞環境,不希望造成生態問題,呂欽文認為:「心理層面的欲望沒辦法壓制,卻反過來針對滿足欲望過程所造成的負面的東西進行批評,這其實是非理性的衝突。」就像水泥,若從較宏觀的角度來看,臺灣整體建設的發展如果沒有水泥,也許社會無法這麼順利地發展,住宅也必須以更高的價格購得。近年隨著環保、生態的觀念興起,整個建設的模式應該開始改變,但改變之餘也不該直接否定水泥在臺灣社會發展上奠定的基礎,因應新的觀念、意識,勢必要往前走、試著改變既有的形式或材料,同時,也不應完全負面地看待所有過去的一切。「唯有在正向地看待過去之後,積極面對未來,才是我們這個時間點上,最有意義且最該做的事情,而非一味地抹滅、否定過去。」呂欽文認為觀念的導正,才是最根本的問題,不應只聚焦在建設所造成的問題,而忽視了造成問題真正的核心。

他也對「該如何看待未來」提出一些想法,由於以往建設較重視經濟,只考慮耐用、安全等較實際的問題,但未來,他覺得除了要考慮成本、效益等理性層面的因素,還需將感覺層次的空間美學、視覺景觀等,納入考量範圍內。另外,在整體結構的調整上,或許可以試著從量產,轉化為精緻的發展,建築數量可能變少、變小,不過可以做得更精緻、人文,能有更多創作能量發揮的空間。

流行之餘更應務實地實踐
近年,臺灣建築掀起綠建築、智慧建築的潮流,且因為公有建築需要符合法規規範,更加促進了臺灣綠建築的成長,然而,對於這個現象,呂欽文也直言:「之所以成為一種風潮,是因為這是一種政治正確,大家只看到口號,無論是鑽石級綠建築、智慧建築,卻沒有意識到,背後需要多大的力量去支撐。」他指出這些都是相當進步的觀念,但如果整個社會、產業,甚至是材料,並沒有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沒有一定的支撐力量時,卻硬去拿下某個標章、等級,也只是一時的光環,最後絕對會成為負擔。假設一間小學要做到鑽石級綠建築,必須要有很多設備,在維護上可能就沒有足夠的經費,使用了幾年就失去績效,那就只是空有「鑽石級綠建築」的稱號。

若是理性地去思考使用需求,回歸到社會對於建設的觀念與態度,綠建築的確在臺灣有一定的效益,不過,也不應該是拚命將建築做成綠建築,也許建一層樓就可以滿足需求,但卻硬是要蓋出兩層樓,再去實踐綠建築的要求,是否為本末倒置的做法。「大家應該是用更實際、更務實的態度去做,而不是用好大喜功的方式去實踐。」話雖直接,但語調溫和,呂欽文的言談之中,流露出專屬他的自信:「因為目前缺乏對綠建築總體效應的研究,才導致許多自以為是的綠,背後潛藏了更多沒被看見、計算的資源消耗。」就像綠化環境的植物綠牆,雖然有它的效益,但需要有人定時去澆水、幾個月就要抽換盆栽,在這些過程中,其實也消耗了不少人力與能源。他對於這些潮流還是正面看待,但他建議應該更務實地去瞭解每一項政策推動,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效、背後是否潛藏其他尚未浮出檯面的問題。

創作投射感覺經驗
建築師養成過程中,會接觸到許多與人、環境、感覺相關的元素,需要面對到非常真實的人心人性,以及人在環境裡面的感受,培養美學觀念與感覺經驗,累積自己的能量。呂欽文認為,當創作者在創作時,會追求將自己的美感經驗、好的感覺經驗,複製給業主與使用者,透過創作呈現這個層面的理念。以學校公共工程案件居多的呂欽文,談起以往自己在校園的成長經驗,是他生命過程中相當重要的記憶,也許是在哪間教室與某些同學相處的經驗,「每個人最值得珍惜的就是屬於自己的記憶,當難過的時候,會藉由重溫記憶而得到一些心靈上的撫慰。」呂欽文認為,建築師的這個身份,對他來說還有個非常重要的使命:「不只是滿足需求面,而是能給予需求面以外、更多感覺層次的元素,像是記憶,讓使用者能獲得更豐富的感受。」

投身公共工程,挺身「建築改革」
公共工程具備了更多能發揮能量、創作的空間,因此許多有理想的建築師會選擇走入公共工程,然而,公部門對待專業者的態度存有偏差,有感於此,為了讓甲、乙方關係能更為平衡,自921震災後多位建築師醞釀著建築改革運動,成立「建改社」,希望能藉此發聲,改善職業環境,讓創作者能有更好發揮能量的機會,公部門與整體社會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成果,呂欽文正是其中一員,也是今日建改社的資深顧問。
「由於甲方的態度常讓乙方在執行過程裡受到挫折,對乙方相當不利,這就會影響到乙方專業的能量。」呂欽文語帶遺憾地表示,因為公部門的態度,讓很多有理想的創作者離開公共工程,這對於社會是相當大的損傷。當乙方花費更大的力氣在處理創作以外的事情時,就會削減他的創作能量如此一來便會降低效益,「就像千里馬跟伯樂,能互相誘發彼此的能量。」若甲乙方關係相當緊張、不平衡,會抑制彼此的能量,導致總體效益不如預期。

如今,努力了近二十年,呂欽文感慨地說著,從最初政府的不聞不問,到後來開始關心建築改革的訴求,也做了一些改變,雖然緩慢但算是有些成果,他笑言:「所以我看,傑出建築師大概因為我這樣努力而頒發的一個精神獎吧。」近期,呂欽文在個人臉書發表了〈給行政院賴院長的一封信〉,激昂表達法規、制度對建築人的傷害,不難看出他對執業環境的無奈,儘管如此,他仍積極地為整個產業發聲,今後的他,依然會以源源不絕的能量與破釜沉舟的決心,持續創作,並傾力推動建築改革。

呂欽文建築師臉書:https://goo.gl/dQVU8u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BT數位建築雜誌聲明 ]※
   
 
合作夥伴
英威康科技
碩譽電機
鎧鋒企業
城智科技
永欣鋁業
NEC Taiwan
   
江森自控
樺康智雲
兆竑智聯
新光保全
台達電
泓格科技
   
通航國際
充馭科技
歐益科技
台灣穩鴻
SALTO Systems
台灣寶麒
   
凱樂衛浴
冠閤企業
 
 
 
 
 
 
 
 
   
關於iBT數位建築雜誌  
   
資訊爆炸時代,建築業卻異常封閉,對於智慧建材設備的資訊來源異常缺乏,導致智慧建築推廣不易,我們來自產業,深知建設公司與建材廠商雙方均非常渴望新資訊、新訊息,因此我們致力打造這個屬於大家的交流平台,使產業更能正向方展與進步。  
   
讀者服務信箱:contact@aimag.tw  
讀者免付費服務專線:0800-309988  
讀者服務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09:00~18:00  
LINE線上即時客服:星期一~星期日 09:00~24:00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內容政策 | 隱私條款 | 版權使用 | 聯絡我們
   
   
  追蹤我們
   
 
   
 
Copyright @ 2013 iBT 數位建築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