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築知識庫      
   
  智慧建材      
 
 
 
  建築科技
一次看懂高清類比監控系統-CVI、TVI、AHD主力格式
 
撰編:王奕超 最後更新時間:7月 | 30日 , 2022
37529
    好友人數
 
 
專家
 
iBT數位建築雜誌-編輯部
眾所皆知,在這個智慧化的時代趨勢裡,網路監控攝影機(IP Camera)由於具有數位高解析度的畫面、能夠透過乙太網路供電(PoE)做網路遠端連線,可省去另外架設電源線的麻煩和降低佈線施工的成本,加上彈性的儲存空間、系統規模擴充便利等優勢,使得網路監控逐漸興起。
 


本來,監控系統在IP Camera的節節進逼下,傳統的類比攝影系統似乎已經要走到盡頭了,但是近來類比攝影陣營卻頻頻吹奏反攻的號角,不斷推出高清(High Definition)——解析度高達720P以上的視訊格式——的類比方案。其中又以CVI、TVI、AHD最令人矚目。

在這個IP Camera完全取代類比前的過渡時期裡,短期看來,類比攝影系統仍有它的活力在。而CVI、TVI、AHD這三大方案,不但帶頭抗拒IP Camera一統江山,彼此也各擁山頭相互爭霸。由於目前類比陣營三雄廝殺正烈,各自宣稱可以超越IP Camera,又各自標榜是高清類比龍頭,使得監控規格市場進入大混戰時期,使用者在選擇上不免會產生困惑。因此,本文就特別為各位讀者介紹捲起千堆雪的這三大高清類比方案,說明它們得以誕生、存續的市場基礎,並簡單的說明他們各自的優缺點,讓各位讀者在選擇上有些參考的依據。

為什麼會有高清類比的市場?
在這個監控邁向智慧化的時代潮流裡,之所以類比陣營敢推出高清類比來與之抗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類比攝影系統仍有不小的市占率,在台灣監控市場更高達70%左右,因此類比陣營自然不會那麼輕易地退出市場,而是會不斷尋求能逼近IP Camera性能的改革方案來保有既有的市占率,其中高畫質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向,這也是高清類比方案得以不斷推出的原因。

但是,如果僅僅只是設備製造商自己的主觀意願,高清類比方案也不見得能掀起什麼波瀾,類比陣營之所以仍有活力,還有兩個重要因素,其一就是,傳統工程商對於網路知識、技術的陌生,另一個因素則是IP Camera設備價格相對昂貴。因此類比陣營的設備製造廠提供了在安裝佈線的知識、技術上不需要重新學習,價格也與傳統類比差不多,但是在性能上又能逼近IP Camera的解決方案,可以說是滿足了傳統工程商和低階客群在這個過渡時期的需求,自然能馬上獲得熱烈的擁戴。

CVI、TVI、AHD的共同優勢與劣勢
CVI、TVI、AHD是近來這些高清類比方案中比較夯的三個,它們同樣都是基於類比同軸電纜傳輸,逐行掃描的高清影像傳輸規格。

CVI,全名為「高清複合影像介面」(High Definition Composite Video Interface,HDCVI),是由中國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於2012年底公布的規格;TVI,全名叫「高清影像傳輸介面」(High Definition Transport Video Interface,HDTVI),則是由來自美國矽谷的Techpoint Inc公司研發,也是目前中國杭州海康威視數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主力推廣的規格;至於AHD,全名為「類比高清」(Analog High Definition),則是由韓國Nextchip公司推出的類比高清解決方案。

誠如前面提到的,如果要從傳統類比升級至CVI、TVI、AHD這些高清類比方案,在安裝佈線上是十分簡易的,因為CVI、TVI、AHD都沿襲傳統類比的傳輸途徑和方法,用戶如要升級設備,並不需要改變系統的基礎架構,甚至僅需將他們原有的攝影機和數位監控主機(Digital Video Recorder,DVR)替換成新的攝影機和DVR,便可得到全新的高清系統,可說減少施工部署的複雜性,降低成本,以及對施工人員的技術要求,甚至也簡化了後續維護的複雜度。

不過這邊說的簡易是從傳統類比升級的角度來看,假使請來對於網路設備安裝和傳統施工佈線同樣熟捻的工程商,純粹比較兩者的施工複雜度,恐怕高清類比還是會比IP Camera來的複雜,畢竟,就線路來說,IP Camera使用的是一般的網路線,也不需要另設電源線,而且IP Camera可經由IP分享器單一線路連回主機端,類比系統則是每台攝影機都需配線回主機端,相形之下就麻煩許多;另外在裝機上,類比攝影機必然需搭配DVR,IP Camera則可利用一般電腦設備;在系統重啟和設定上,IP Camera可以遠端遙控,類比方案則需親到現場設定。所以說,哪個簡單哪個方便,還要看使用者自身是處於上述哪種情況。

除了施工佈線上某種程度有它的優點,CVI、TVI、AHD與傳統類比和IP Camera比起來,在影像上也有它們的優勢。三者與傳統類比影像相較,除了畫面有更高的解析度和清晰度、沒有亮色串擾的問題,傳輸距離皆明顯增長,運用同軸電纜能實現500公尺的高清傳輸,使用雙絞線也能達200公尺左右的傳輸距離,與IP Camera影像相比,也同樣具有傳統類比系統的優點,即影像從前端傳輸到後端不經壓縮,影像不會有延遲、圖像可避免壓縮損害所導致的失真問題。

但由於它們影像不經壓縮,與IP Camera相比,後端的資料量自然也占比較大的儲存空間,再加上傳輸距離仍有限制,如果設備要裝設在大範圍的空間,必然需要建置很多DVR,相比之下就缺乏IP Camera所擁有的靈活性,因此高清類比系統比較適用於零售、店鋪、居家市場等中小型的監控空間。

CVI、TVI、AHD的差異
不過,即便CVI、TVI、AHD共通點很多,是本質上差異不大的產品,但它們仍各自有特色和優勢。

三種規格中,CVI推出較早,自一推出就努力成為HDCCTV監視系統聯盟的標準之一,它能支援NTSC和PAL制式這兩種彩色電視廣播標準、960H/D1、ISP和Tx二合一前端晶片,建置成本屬於三個方案裡的中間價位。雖然CVI已將技術作為行業標準開放授權給有意願的第三方,但是由於浙江大華自身就是設備商,而不是中立的晶片廠,CVI從規格的制定到晶片的生產,再到配套攝影機和DVR等產品的製造,目前是大華自己通包,接近壟斷的方式經營,缺乏其他晶片廠商和設備廠商的參與、搭配,其他同業不免對其有所疑慮,不太敢採用其規格,因而也影響這個規格的普及性,再加上CVI規格的攝影機更是只能和CVI規格DVR搭配,這也大大限制CVI產品的發展,導致它成為三大方案中市占率最低的一個。

與此相較, TVI則是一個開放的生態圈,擁有100多家知名DVR與攝影機廠商共同參與、投入的競爭環境,可為使用者開發更多系列的高清產品。它不管是720P或1080P 的產品全相容,且可兼容相同畫質形式下不同廠牌的類比攝影機與DVR。

TVI比較弱的地方大概在傳輸方面,雖然三家規格所公告的傳輸能力,都差不多,但是不少實測反映指出,TVI是三種規格中傳輸距離最短的,實際只能傳輸300公尺左右,對線材的要求也是最高的,但是在200公尺內的效果比CVI好。不過持平而言,在實際的應用中,類比高清能否達到500公尺以上的傳輸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假議題,因為就當前實際工程佈線而言,500公尺這個距離也並無太大的實用價值,畢竟現在超過300公尺的佈線基本上都用光纖轉換器替代了,因此,特別去強調傳輸距離對於類比高清而言,其實沒有多大的意義。

由於 TVI支援廠商眾多,算是目前來說應用極廣的一種規格,但因為它的方案成本是三者中最高的,因此也限制了它在類比陣營這塊低價市場的市占率,不過它每個月保守估計仍有40萬台的出貨量。

至於AHD,目前主要分成三個級別,分別是:(1)AHD-L,解析度只有960H,但是它的清晰度和線數是介於960H和720P之間,是為從傳統類比過渡所生產的產品。(2)AHD-M,目前的主流格式,清晰度和線數與720P的IP Camera相當。(3)AHD-H,清晰度和線數與1080P的IP Camera相當。其性能與其他兩家規格差異不大,除了更相容於960H/D1,AHD前端晶片也是ISP和Tx二合一,在傳輸上最不挑線。

大體而言,雖然AHD發展的較晚,但因為採開放眾家廠商合作、參與的模式,發展速度非常快,配套也日趨完善,能支援的東西也比較多,與TVI一樣能做到兼容、置換相同高畫質形式下的不同廠牌的類比攝影機與DVR。它是三種方案中最便宜的一款,屬於經濟實惠型的產品,因此也是三種方案中目前市佔率最高的一個,每月出貨量保守估計達100萬台。

選擇建議
CVI、TVI、AHD這三個近來看起來頗有聲勢的高清類比方案,雖然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它們終將讓位給IP Camera,但是在現階段,它們對於低價市場的客群、傳統工程商、想從傳統類比的設備簡單升級的使用者來說,仍然是個福音。



客觀的說,這三種規格並沒有任何一方存在壓倒性的優勢,選擇哪一種方案,端看每個人現有的條件及鎖定的需求。如果手邊僅有浙江大華的設備,CVI是唯一選擇,相較之下,TVI和AHD由於生態系統較開放,設備的適用性、兼容性則更廣。然而,AHD比起TVI能支援更多種的影像格式,對於不同的傳輸線材最能適應,價格也較為便宜,因此是目前市面上接受度最高的規格,也是重視C/P值的人的最佳選擇。

無論如何,類比系統不會那麼快走入歷史,而作為過渡性產品,三大方案也會持續並存一段時間,可以預期的是,三大方案要在智慧化、高清化的必然大勢下穩住類比的地盤,強化畫質的清晰度、產品的穩定性,持續擴增配套,會是它們共同努力的方向。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BT數位建築雜誌聲明 ]※
   
 
合作夥伴
英威康科技
碩譽電機
鎧鋒企業
城智科技
永欣鋁業
NEC Taiwan
   
江森自控
樺康智雲
兆竑智聯
新光保全
台達電
泓格科技
   
通航國際
充馭科技
歐益科技
台灣穩鴻
SALTO Systems
台灣寶麒
   
凱樂衛浴
冠閤企業
 
 
 
 
 
 
 
 
   
關於iBT數位建築雜誌  
   
資訊爆炸時代,建築業卻異常封閉,對於智慧建材設備的資訊來源異常缺乏,導致智慧建築推廣不易,我們來自產業,深知建設公司與建材廠商雙方均非常渴望新資訊、新訊息,因此我們致力打造這個屬於大家的交流平台,使產業更能正向方展與進步。  
   
讀者服務信箱:contact@aimag.tw  
讀者免付費服務專線:0800-309988  
讀者服務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09:00~18:00  
LINE線上即時客服:星期一~星期日 09:00~24:00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內容政策 | 隱私條款 | 版權使用 | 聯絡我們
   
   
  追蹤我們
   
 
   
 
Copyright @ 2013 iBT 數位建築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