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撰編:林德裕 |
最後更新時間:9月 | 12日 , 2022 |
|
|
4878 |
|
|
|
|
|
|
|
|
|
|
|
|
|
近年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建築資訊模型)技術在建築、營造、工程領域已經是常見的名詞,也因為產業的軟體整合應用,成為一股改革的潮流,不過在二十幾年前,BIM的觀念剛開始起步,現為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的鄭泰昇教授,從1993年起,一直跟隨著BIM之父Charles Eastman 教授的步伐,多年的師徒關係,讓鄭泰昇教授在BIM產業自國際至台灣的引進有獨到的看法與見解。 |
|
|
鄭泰昇教授在1990年至美國UCL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攻讀建築碩士,一直到1993年,因緣際會下遇見了查爾斯.伊士曼(Charles M. Eastman)博士,當時的伊士曼教授正在推行建築資訊整合技術(BIM的前期研究),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為期八年的計畫主要研究建築資訊標準格式、資料交換、軟體整合等,同時與美國與歐洲的建築、營造、軟體產業合作,因此鄭泰昇便跟隨著伊士曼教授一同進行這項計畫,不過在當時BIM這個名稱尚未現跡,也沒有人這樣稱呼它,後來逐步形成產業的共識,有人感於伊士曼教授的先知卓見,於是將查爾斯尊稱為BIM之父。
到了1996年,鄭泰昇跟隨伊士曼教授到Georgia Tech(Georgia Institute of University,喬治亞理工學院),建立BIM的研究團隊,談到這奇妙的際遇,鄭泰昇開玩笑說著:「這到底是好是壞呢?,往好的一面去想,可以持續跟著他學習,往壞的一面去想,他的所有學生都畢業了,只剩下我一人……」不過對於鄭泰昇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增加自己的歷練,結束在Georgia Tech三年的任教後,於1999年畢業,受聘於成功大學建築系擔任助理教授一職,並於2011年被推舉為建築系系主任至今。
BIM一詞的定義
鄭泰昇帶著回憶說,大約在1999年回到台灣後,「BIM」一詞慢慢地浮出檯面,而當時的伊士曼教授尚未對該技術作定義,有人認為它是Building Product Modeling(建築產品模型)、亦有學者賦予這項技術名為Building Process Modeling(建設過程模型)等專有名詞,逐漸地衍生參數化軟體技術(如:Autodesk Revit、ArchiCAD等),1995年Autodesk聯合十幾家營造與軟體產業,擴大組織成立國際相互操作聯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for Interoperability, IAI),此組織隨後演變成為buildingSMART國際聯盟組織,積極制定資料交換標準格式(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 IFC),成為當代BIM的主要推手。
嚴格來說,BIM技術一開始仍由美國來主導,包括軟體公司Autodesk與美國聯邦政府機構(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GSA),都是為了克服跨軟體與不同組織之間的資料交換問題,後來逐步跨大其應用範圍,BIM演變成為建築營造產業整合平台,甚至成為產業升級,提升國家競爭力的策略方法,受到國際的矚目。
「站在建設公司的角度來看,建築對他們而言是一項產品,為了不斷讓產品與服務的品質提升,必須讓最根本的設計流程管理、造價評估、進而到施工品質掌控、佈線及設施管理服務,進行建築全生命週期的作業整合,而BIM對建設公司來說,成為能夠讓產品的品質提昇、管理透明化、擴大服務項目的利器。」鄭泰昇這麼說著。
三大亮點的構築,讓產品更具有吸引力
BIM的訴求不外乎是Better、Safer、Cheaper(更好、更安全、更便宜)三大亮點,打著避免施工上的失誤、降低更多的成本等特色,一開始卻不被業主買單,總覺得花大前買軟體,達不到真正的效益,近年來,BIM在設施管理的應用,也成為說服建設公司的一大要素。攤開建築的生命週期,能夠做到設施的維運與管理,相對來說也是增加賣點的一大特色,更重要的是能建立一套建築生產履歷,讓建築生產過程自動化與透明化。
現階段許多大型顧問公司與事務所也逐步成立了BIM Center,目的不外乎是改革傳統的作業方式,增加競爭力,未來BIM會變成知識與資料交換平台,慢慢地與前端的建築材料商配合、與後端的設施管理公司合作,包括如何運送、如何施工營造、設備如何管理,都能夠透過BIM事先模擬,降低許多工地上的損失或意外。「坦白來講,BIM套用在綠建築或智慧建築上,整合不同的軟體應用固然是好的,不過對於建築事務所或建設公司來講,卻不見得是重點。」鄭泰昇認為,建設公司彼此之間亦有競爭的壓力存在,增加產品(建案)的吸引力對他們來才是核心的關鍵。
過去三到五年之間,BIM技術在政府、民間、教育單位等機關不停地推廣,即使在購買諸多軟體上所花費的成本甚高,大家開始使用BIM技術,使得業主間亦爭相跟進,鄭泰昇風趣地舉例:「好比說一場球賽,大家都站起來加油,你不站起來,會變得很奇怪。」居高不下的成本費用,除了軟體的購買之外,人員的培訓也是一項可觀的成本,過去不曾學習過設計BIM的相關軟體,對這群建築師或者相關設計人員而言是一項陌生的技術,站在業主的角度去想,假使所花的成本,相對能得到更高的利潤,那麼使用這項技術肯定是值得的,但就目前來看,台灣推廣BIM還有一段路要調整,如何讓業主意識到,BIM是一項可以讓產品的條件變更好,國家制定有效的發展策略,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BIM技術的規劃,責任歸屬誰?
每個技師各司其職有不同的作業文化,而今導入了BIM技術,衍生了一項值得探討的問題,到底要由誰來主導BIM呢?誰應該多付額外的成本費用呢?建築師或營造廠?政府或產業?鄭泰昇對此提出個人看法,他認為這是很現實的問題,產業界每個人都覺得自己何必浪費時間去學習這項新的技術,但只要對方願意付出更高的費用,轉包出去給顧問公司做即可,但是相信站在提升競爭力的立場,無論是建築師、營造廠或是電機技師肯定會投入規劃,不過慢慢的再過幾年人才的培養,這項技術終會成為基本能力,屆時就不再只是探討誰該付費的問題了。
在市場競爭激烈之下,待BIM技術逐步成熟後,只要善加利用BIM管理平台,長時間內培養BIM技術人才,而未來建築營造產業包括大型集團與顧問公司將面臨轉型。
目前台灣正面臨的問題
BIM在台灣的發展路上,從導入至今一直面臨著幾項重要的問題,就鄭泰昇觀點可分為以下兩點:
人才不足,職場文化不易改變:就以台灣現況而言,這些建築事務所或相關事業雖願意接受BIM技術,但也面臨了人員培養不足的問題,以一間公司營運文化來看,不可能孤注一擲,讓所有技術人員一頭栽進BIM技術,來停滯其它業務,因此必須一步一步地投入,逐一進行;然而,BIM是必須由不同的產業相互配合,易產生有一方不願合作的問題。
政府角色不一,業界各說各話:就以政府(內政部)的角色來看,是該擁有主導權抑或是採取不干預的政策呢?以美國與英國為例,兩個國家的標準格式分別由AIA(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美國建築學會)、RIBA(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 ,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這兩個業界聯盟所主導,政府則作為配合的角色,若焦點轉移到台灣及東南亞地區,今年年初來訪的伊士曼教授充滿疑惑,為何東方的國家的主導權卻都在政府?而不是由產業界自主來推動?目前的現況,台灣學習新加坡的模式,地方政府來訂定建築執照送照審查的BIM規範,此時業界不免產生質疑,到底政府要業界使用何套軟體?以美、英兩國來看,主導權在建築學會手中,若指定使用某套軟體,所有人則必須以該套軟體為準則,然而當主導權在政府手中,卻無法很明確地去定義該使用哪套軟體,以免產生綁標的問題。
以上兩個問題,鄭泰昇認為這是目前台灣所存在的問題,但無論是業界或政府,都應該朝著未來的發展面向去思考,雙方達成協議,這些問題皆能迎刃而解。
將思維從工業轉為產業,提升競爭力
BIM未來在台灣必須要以產業作為思維,而非工業,且思考引進技術後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應該怎麼去進行,美國以BIM帶動軟體產業,英國導入BIM成為知識服務型產業,新加坡利用BIM提升政府審查效能,中國大陸將BIM定為國家發展政策,反觀台灣發展BIM的目標為何?台灣必須思考BIM如何整合市場機制,提升公司的競爭力,BIM可以如何改變傳統生產方式?改變政府體制與產業體質?可以產生了多少的新創公司?建築生命週期從設計到設施管理如何整合在一個BIM平台?鄭泰昇對於BIM在台灣的發展採取非常樂觀的看法,技術一直不斷在演進,必須懂得如何去運用,包括雲端技術、物聯網IoT與設施管理的結合,期待台灣想清楚自己在國際角色,進行小而美的創新,利用BIM發展的契機,跨領域結合不同的產業,提升台灣與國際間的競爭力。 |
|
|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BT數位建築雜誌聲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