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撰編:王奕超 |
最後更新時間:7月 | 30日 , 2022 |
|
|
3613 |
|
|
|
|
|
|
|
|
|
|
|
|
|
作為台灣安全業領導品牌的中興保全集團,這兩三年來給人感覺很不一樣,不但跨足各種生活服務領域,且以「SIGMU」作為關係企業的嶄新總品牌,更以「中保無限+」積極實踐近年來熱門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應用。 |
|
|
初次見面,林建涵給人的印象相當平易近人、沒有架子,尤其在講到物聯網、智慧化服務(Smart Service)、新創(Startup)、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這些概念時,整個人更是充滿了熱情與興致。與其說是個老牌企業的執行主管,林建涵的氣質無疑更像是一個實踐夢想的「新創家」。
居安思危,求新求變
問起中興保全轉型的緣起,「就現實面來說,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要生存。」林建涵坦率地表示,企業在現今瞬息萬變的社會,不進則退,如果想要永續經營,已經越來越不能只提供一種服務,更不能再拘泥於傳統的服務方式,雖然中興保全一直是安全管理領域的領導者,不過他們其實很早就意識到僅僅依靠傳統的保全業是不行的,遲早會面臨生存上的危機。在居安思危下,包括總裁林孝信在內的領導階層,過去這些年一直不斷思索還能提供什麼樣的新服務給消費者,除了不斷開內部會議討論,總裁也鼓勵主管們積極出國看展考察,了解現在的趨勢並作為借鏡和學習。
而新創這個近年席捲全球的風潮,可說為中興保全提供了不小的啟示。林建涵指出,他們觀察到這些新創公司能夠崛起,立基的正是提供給人們新的服務需求,這些服務很多都是從生活中的不便激發出來的。這種生活品質、便利性的改善,作為一個個潛在的商機,是當前的時代方向,它是新創公司的機會,同樣也是中興保全的機會。正因為如此,中興保全開始從原本專擅的既有基礎——安全、防災監控領域,擴大到健康照護、居家控制、商業管理、節能管理等其他的服務領域,為各種生活需求,提供安心、信賴的解決方案。
除了新創風潮,林建涵也看到了另一個重要的時代趨向。
「從CES(消費性電子展)這些歐美展會上,你會發現大家都是在走物聯網這塊,而這塊同時又可以去發展出很多不同的服務。」林建涵說,這樣的明顯態勢和便利性,再加上物聯網還是一個強大的工具,可以收集大數據(BIG DATA),幫助公司後續擴大、更新服務的內容和模式,讓公司保持在時代的前端,種種考量下,中興保全最終決定傾力投入物聯網平台的打造。
打造親民價格的物聯網平台
在實現物聯網的應用服務上,林建涵說,他們很快就決定全盤走無線網路。之所以如此,首先考量的是降低成本,畢竟如果依照過去保全、管理系統施工佈線的方式去建置,成本都太過昂貴,恐怕難以普及推展,以往中興保全的案場,住家的案子甚至不到2成,因此只有壓低成本才有打進家庭領域,全面滲透民眾生活的可能;其次,走無線網路,是透過閘道控制器(Gateway)溝通、連結設備的感測裝置,後續可以靈活的再增加很多新東西,可以不斷的再擴充這個物聯網。
不過全面走無線網路,勢必就得面臨無線頻寬的問題,過去頻寬太低,走無線網路必須裝設多個中繼器(Repeater),不免又增加成本,為此林建涵也花了三年時間與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溝通,最終才說服NCC放寬無線網路的頻寬,對此他不免感嘆政府很多時候不太懂得怎麼幫助產業發展。
壓低了物聯網應用方案的建置成本後,中保的確也以親民的價格推出來回饋給消費者,這個造價不高,又擁有無限可能的物聯平台,也就是現在集團主推的「中保無限+」。
結盟家電廠商,佈局居家市場
「我們現在主要在跟國內家電大廠接洽合作,讓台灣的家電真正聯網。」林建涵認為,台灣在這個領域已經落後很多國家,實際到國際走一趟,很多大廠的家電現在都不再走單機了,反觀台灣,許多家電廠商號稱要走智慧化、要投入物聯網,實際卻仍在觀望沒有動作,他自己看的都蠻心急的,也因此體認到他們必須要更積極的促成一些示範性的先例。近期跟大同的結盟宣示,正是期望能對其他國內的家電廠牌起到一些激勵作用。
然而,物聯網在居家市場的應用,其實也有人「看衰」,認為這個領域的產值過小難已成氣候。對於這樣的質疑,林建涵倒是樂觀以對,他認為,台灣2300萬的人口其實比起很多國家都多,因此居家市場其實是一個充滿潛力的市場,不能只看當下的產值,因為目前民眾或許對於「智慧家庭」沒有這麼大的需要,但5年後可能變成一個龐大的需求也未可知。「以前我們也不會知道人們對於智慧型手機會有這麼大的需求。」林建涵強調,「重點是如何改變人們的習慣。」
下一步,建構車位物聯網
除了環控領域的應用,林建涵也透露,停車位尋找將是中保集團在物聯網應用服務落實的下一個目標。由於集團旗下已有經營停車場、路邊停車格管理的「國雲停車」,未來將提供類似YouBike租賃站車輛、車位查詢的服務,提供民眾預先透過APP搜尋特定目的地附近可停車位分布的可能,甚至不排除事先提供車位預約服務。
物聯網時代,民眾的全能管家
展望未來,林建涵笑稱他還有滿滿的想法和計畫等待落實,譬如近年同樣熱門的「共享經濟」——這種透過平台中介流通、分享人們的資源、服務的商業模式就是其中之一,林建涵就預告,扮演一個全方位的「共享經濟」媒合平台,將會是集團之後實踐的方向,未來集團將陸陸續續提供清潔維修、宅配等方方面面的資源調配服務給消費者。他強調,既然集團都已經進到了居家領域,將來的發展,只會想盡辦法提供更多的生活服務給民眾,致力做好包辦民眾生活大小事的好管家。
「我們現在的定位很清楚,就是帶給民眾安全便利生活的服務業,物聯網的實踐者、推動者。」林建涵表示,中興保全、國產實業、復興航空三大關係企業集團之所以在2014年以「SIGMU」這個囊括「總合」、「連結」意涵 註的總集團名稱串聯起來,正是為了整合三大集團橫跨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層面的各項服務,並向社會宣告:「所有人們需要的服務,我們都能提供。」林建涵認為,作為物聯網基礎的資通訊技術在台灣已經很成熟,投入相關設備研發也已不乏其人,然而在應用服務層面,有能力介入生活各種領域的,SIGMU恐怕是唯一。因此他有信心,只要集團堅持創新,在智慧物聯的時代,他們仍將會繼續維持領導的角色。
註:「SIGMU」是取希臘字母「Σ」和「M」,兩字的英文讀音-「sigma」和「mju」的複合新字。「 Σ」在數學函數中是「總和」的意思,有「整合」的意涵。「M」是化學式兩個原子以上連結的橋接物的符號,引申為「連結」的意思。 |
|
|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BT數位建築雜誌聲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