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築知識庫      
   
  智慧建材      
 
 
 
  專家觀點
金隆系統 鄭乾池:智慧建築的規劃首重以人為本的初心
 
撰編:王奕超、陳怡安 最後更新時間:7月 | 30日 , 2022
3383
    好友人數
 
 
專家
 
金隆系統科技總經理 鄭乾池
智慧建築是當前營建業常常提及的名詞,究竟怎麼樣的建築空間,才稱得上是「智慧」,無疑是困擾許多業者的大哉問。
 
強調以人為本,尊重各領域專業知識
談起智慧建築,金隆系統科技的總經理鄭乾池大略將智慧建築分成建築結構與資通訊系統兩個部分,其中資通訊系統對於智慧建築而言最為重要,鄭乾池幽默風趣的說:「沒有門會自動開的,沒有窗子會自動開的,它的自動化是跟系統連結的。」但是鄭乾池認為,透過系統讓建築設備連動,充其量只是建築自動化(Building Automation ),自動化並不意味智慧化,建築自動化只是智慧建築的條件之一。

那怎樣做才稱得上是智慧化(intelligent/ smart)呢?鄭乾池笑說,首先應該是有智慧的人去設計的,因為智慧建築的關鍵在於讓使用者「有感」,真正感覺到生活上的便利。鄭乾池提醒,即使建築空間有了「自動化系統」,客戶不一定是「有感」的,客戶有感的是照度、空氣純淨度、動線清楚、方便等攸關生活品質的層面。為了達到「有感」,鄭乾池認為,在規劃上,首先應以人為本前提下的用途,因為不同的用途會有不同的品質要求。有了確切的使用目的,再進一步,則可以回歸到「作息」上,配合人性實用行為,再來設計搭配的產品。例如,門禁和車道管制,是24小時的管制,或在重要時段管制,還是在休假管制、上班時間管制等等,這些分別來自於辦公室和住家的作息時間是剛好相反的,因此系統的設計也有所不同。瞭解建物用途和使用者作息後,再進行建築的「自動化系統」規劃,才能讓系統更符合使用者的需要。總之,智慧建築強調的是「人」的感受,這也是所謂建築智慧化和建築自動化的差異。。

「一個普通產品設計錯了,其實改過來就好了,但是房子一個動線設計錯了,可能在交屋後要花很多時間、金錢來修正、改善。」鄭乾池強調,設計是一門專業,各方面需要不同的專家來規劃,因此他常建議業主在籌劃一個建案時,聘請各方專門領域人士做顧問,聆聽各方專業意見,尤其現在從建築師到景觀顧問、結構顧問、水保顧問和環保顧問、噪音顧問等等,越來越多人投入,也就越來越多建議可以提供客戶做考量。

應配合在地家居型態
除了要在規劃上著重使用者的感受、請示各領域的專業,鄭乾池也認為,台灣的建築空間智慧化應該聚焦在建物的公共區域和社區整體,而不是當前許多自動化或環控廠商宣傳的家居空間。鄭乾池強調,所謂智慧家庭或家庭自動化是噱頭大於實用,因為台灣人居住的房子坪數普遍都不大,且多是住在大樓、公寓社區,由於居家的生活機能服務普遍都習慣交由社區管理委員會、保全或物業管理公司統一管理,跟地廣人稀的國外以獨棟為主的家居型態是不一樣的,因此以家庭為智慧化系統的建置單位在台灣比較少有被採用的空間。歸根究柢,智慧化要看在地居住文化、風俗做結合,倘若花費大量時間設計出來的系統,使用者不常使用,這樣的設計也就不算是「智慧」。倒是隨著民眾對智慧型手機的APP程式會越來越熟悉,鄭乾池認為,用APP定溫、定時聲控來啟動家電,會是台灣家庭單位中相對來講比較有機會發展的智慧化趨勢。

整合規劃回歸初心
儘管不同型態的建築空間會有不同的規劃設計,鄭乾池能提供了一個通用性的建議,他認為各類型的智慧建築,都應從「節能」的角度優先切入,因為節能做的好,可省下很多電費,對於使用者來說,最能見到立即效果。而節能要做好,大部分還是要回歸到規劃期的設計層面,譬如將自然採光設計通到B1甚至B2,那在白天就能減少燈具的使用,甚至空氣也會相對較為流通。

談了這麼多,從鄭乾池的觀點來看,智慧建築在整合規畫的重點究竟是什麼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回到使用者需求去思考,也就是以人為本的前提。鄭乾池以自己經營系統整合規劃的經驗分享道,廠商當然希望客戶用的設備越多越好,但是,如果不站在客戶的立場去思考,可能這次和這位客戶合作完後,由於後續使用上不方便、缺乏必要性,下一次客戶就不會再找你合作了。於此,鄭乾池期許廠商們用正常心態、平常心、設身處地去面對每一次的客戶需求。

政府應領頭給予獎勵,業主選商首重經驗
綜觀台灣智慧建築產業市場,鄭乾池認為:「要多鼓勵建築師和建設公司。」為什麼呢?因為台灣社會對於扶助產業這樣的作為,在觀念上普遍比較保守,容易有閉門造車、利益迴避的質疑,因此普遍缺乏獎勵,在建案的要求上,往往也只求低階、標準的形式,無形間限制了營建產業的發展和開創。反觀國外,以新加坡為例,政府是扮演火車頭的角色,嘗試把最好、最先進的物件放進公共建案中,以這個做未來之屋的標準,進而帶動整個產業生態。

「現在針對綠建築有一些獎勵,但怎麼樣加大力道,讓它成為顯學,也是蠻重要的,而不是只有少數人在做。」鄭乾池期勉政府可以在獎勵方面更積極,讓那些有理想、有企圖心、能夠創造建築典範的建築師及建設公司受到激勵,因為這將不單單只是影響個別企業和個人,而是關乎到整個國家產業。

最後,站在專業廠商的立場,鄭乾池也給了業主在選擇系統整合商要注意的細節。「像國際標案都有評選,其實就是要注意『選商』。」以自己參加國際標案的經驗為例,鄭乾池期待業主能在選商時多方比較,深思熟慮,他說:「不單只是施工商而已,他更是一個合作夥伴,是能夠教學相長,彼此討論,一起改善一起經營的。」

基於此,他鼓勵客戶去評估供應商是不是符合自己要的水準,不要祗是價格,而應是價值,更要多方觀察,仔細比較,選擇相襯、專業、在該應用案場有豐富經驗的廠商,事實上台灣也有很多優質的建築開發商及有理想的建築設計師、技師,為台灣在地文化與新創模式或提昇國際視野,都是我們要多多宣傳的,期望正面與積極的力量,不斷推昇國內綠能與智能的水準至真.善.美的境界。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BT數位建築雜誌聲明 ]※
   
 
合作夥伴
英威康科技
碩譽電機
鎧鋒企業
城智科技
永欣鋁業
NEC Taiwan
   
江森自控
樺康智雲
兆竑智聯
新光保全
台達電
泓格科技
   
通航國際
充馭科技
歐益科技
台灣穩鴻
SALTO Systems
台灣寶麒
   
凱樂衛浴
冠閤企業
 
 
 
 
 
 
 
 
   
關於iBT數位建築雜誌  
   
資訊爆炸時代,建築業卻異常封閉,對於智慧建材設備的資訊來源異常缺乏,導致智慧建築推廣不易,我們來自產業,深知建設公司與建材廠商雙方均非常渴望新資訊、新訊息,因此我們致力打造這個屬於大家的交流平台,使產業更能正向方展與進步。  
   
讀者服務信箱:contact@aimag.tw  
讀者免付費服務專線:0800-309988  
讀者服務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09:00~18:00  
LINE線上即時客服:星期一~星期日 09:00~24:00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內容政策 | 隱私條款 | 版權使用 | 聯絡我們
   
   
  追蹤我們
   
 
   
 
Copyright @ 2013 iBT 數位建築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