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築知識庫      
   
  智慧建材      
 
 
 
  建築科技
動與靜之間的交會-停車智慧化-(一)公有停車場的智慧化
 
撰編:凌家諾 最後更新時間:7月 | 30日 , 2022
4704
    好友人數
 
 
專家
 
台北市停車管理工程處主祕 劉瑞麟
大家對於公有停車場的印象是什麼?老實說,在此次採訪之前,直覺的聯想到老舊和落後。但事實上則不然,以台北市來說,停車場智慧化早已進行多時,還有方便的「北市好停車」APP系統,超乎你我的想像!
 
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建築的智慧化不再只是夢想,它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然而可以智慧化的東西其實不僅只於建築物本身,也要和日常的食衣住行結合,才能稱得上全面。像我們常遇到的停車問題,其智慧化主要涵蓋了建築與交通兩個面向,不但要考慮到用車人的方便之外,還必須兼顧當地的交通狀況、車位需求以及法律規範。

停車場該如何智慧化?目前的智慧化停車場有哪些標準配備?未來的頂級停車場可能會有哪些新穎的功能?就讓本期的未來建築科技單元為讀者一一解密。

民國六十多年,當時的台灣還是農業社會,汽車的數量並不多,而且大多數是貨車和客運車。私人轎車對於一般老百姓來說,可以說是一種看得起,養不起的奢侈品。停車這檔事,從來不是個問題,說得誇張點,「隨便停」都可以!後來在政府和老百姓的共同奮鬥下,跨越了全球大蕭條,啟動十大建設,經濟也隨之起飛。至民國八十年左右,國內的汽車數目已遠超過三百萬輛,在人口集中的都會區,停車開始成為人們心中的麻煩事。

民國七十九年底,為了管理規範日漸浮上檯面的停車問題,政府開始研擬相關法規。八十年六月,《停車場法》正式三讀通過。

停車內部化
在這套《停車場法》中,規範了包含路邊停車場、路外停車場(含平面式、立體式、機械式或塔台式等)、依照都市計畫法令所規定的公共停車場、建築物附設停車空間(含商辦、住宅等)以及民營的停車場的各種設置規定、管理辦法和管理機關。
根據其第二十條的規定:「在交通密集地區,供公眾使用之建築物,達一定規模足以產生大量停車需求時,……,新建或改建前項應實施交通影響評估之建築物,起造人應依建築法令先申請預為審查。……,主管建築機關應交由地方主管機關先進行交通影響評估,就有關停車空間需求、停車場出入口動線及其他要求等事項,詳為審核。」明確宣示了「停車內部化」的政策。

因此,未來所有的建築物在起造時,就必須預先評估對附近交通造成的影響,並預留足夠的停車格數,來消化可能帶來的人潮與車潮。不只公共建築如此,社區、住宅亦不能例外。

完善的法規
除了上述的《停車場法》以外,其實停車格的基礎數量、尺寸,還有停車場的車道寬度、坡度、彎道半徑、出入口等,也在法令中有明文規定。如《建築技術規則》裡,就依照各種建築物的用途、樓地板面積,以及是否在都市計畫區域內,加以規範應該設置的停車格數量。

地狹人稠的台灣島,車輛越來越多,平面車位也變得越來越奢侈,因而就有人引進了機械式停車格。民國九十九年頒布的《建築物附設停車空間機械停車設備規範》即是為此所設,它針對各式機械停車設備的操作方式、規格和安全事宜進行管理,也讓我國的停車法規更趨完善。

智慧化過程
想當然耳,在車輛數目不多的年代,停車場都是平面式的,人們只需要把車停進格子裡面就算了事。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和科技的發達,人們開始對停車有了更多的要求,比如說防盜。汽車無論停放在室內、室外,使用平面或立體停車場,第一個要擔心的就是損毀和竊盜問題。於是開始有了監視器的需求,早期使用的是閉路電視系統,由管理人員監看,發生事故時,再調出錄影帶檢視。此後,閉路電視升級成數位化影像系統,緊急求救系統、自動收費、水電中央監控等功能逐漸加入,讓停車場走入了智慧化時代。

時至今日,大多數的停車場都已具備上述功能並不斷擴充、結合。有的停車場可以使用悠遊卡付費,有些則使用車牌辨識系統讓用車人進出免去了換證的麻煩,更有貼心的停車導引服務省掉尋覓車位的時間。還有停車格的在席顯示,可偵測車位是否在使用中。或許未來還會有更新穎而多元的設計,讓停車結合生活中的食衣住行等面向,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

為了對停車智慧化有更深入的認識,接下來我們特別訪問了台北市停車管理處、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和裕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個單位。分別從公部門、非營利性的自動化推廣機關,以及民間企業的角度,來探討這個議題。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專家們怎麼說。



為了因應龐大的停車需求並妥善管理,民國七十七年,台北市政府正式成立停車管理處,此前相關業務隸屬於警察局。到了民國九十七年,又擴大編制,改名為停車管理工程處。改制後,停管處負責的業務也更為廣泛,除了公民營停車場的監督管理外,也涵蓋保養、維修、拖吊、工程審查等事宜。

演進史
過去在台北市,無論路邊停車還是公立停車場都採用人工收費。路邊停車格就算設置有投幣的計時收費器,也必須輔以人工查察車號和確認時間。後來路邊稽查人員配備熱感式列表機,路邊計時器的功能逐漸被取代,直至民國一○一年後才全部拆除。而在公有停車場的部分,早期都是計次收費,出入口並無柵欄,由管理人員看守並收費。後來改採自動付費,設置自動閘門,於入口處按鈕領取紙卡,費用於離開時繳付。

台北市停車管理工程處主祕劉瑞麟表示:「一張紙卡的成本就超過一元,而且回收不易,十分不環保。因此北市府特別編列預算,在兩年前已全面改用可回收使用的磁卡。」此外,現在的公有停車場也能以悠遊卡付費,大大提升了便利性。



智慧化
在改變收費方式之外,其實北市府轄下的停車場設備也不斷進化。我們知道,目前所有建造費用在兩億元新台幣以上的公有新建築物,都必需取得智慧化標章,當然停車場也不例外。而對於既有的公部門建築物,政府也希望能全面智慧化,希望藉此帶動國內的產業發展與升級。

為了因應新政策,未來台北市新建的公有停車場都將全場網路或光纖網路、數位影像監視系統、緊急求救系統、水電中央監控系統(含消防、汙水、抽排風機、照明、電力、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監控)、車牌辨識系統、悠遊卡以及停管卡收費系統列為基本要求。不過劉瑞麟強調,市政府並非在《智慧綠建築方案》推出後才開始進行智慧化,上述所有系統都早已經是北市停車場的基本配備。就算是歷史最悠久的洛陽、峨嵋停車場,也都更新完成。

雖然,少數幾個停車場的影像監視設備,還是傳統的閉路電視,尚未數位化。但也已編列預算,預計民國一○五年就會全部升級。

規劃面
相信讀者都會好奇,台北市的停車需求非常龐大,政府會大規模興建公有停車場來緩解停車問題嗎?興建停車場與否,要考慮到供需、交通和附近既有的停車格數,是屬於都市規畫的範疇。而且現今的政策以「停車需求內部化」為依歸,因此答案是否定的!

劉瑞麟解釋道:「停車需求因建築物而產生。例如人們為了購物前往百貨公司,該公司周邊就會產生停車的需求。」是以《停車場法》中才會明文規定,所有建築物皆必須預先評估對附近交通造成的影響,並預留足夠的停車格數。我們可以從101大樓、高鐵站,還有改建中的松山車站,看到這項政策落實的成果。而未來興建大型社區或住宅,也必須遵守這項規範。

新功能
除了基本的智慧化需求外,北市停管處也不斷嘗試開發新功能,「北市好停車」就是例證。這個流動應用程式(APP)提供即時車位資訊、停車導引、尋車導引、停車費查詢等服務,並有多項功能尚在建構中。此外,大安森林公園停車場有在席偵測,能幫助駕駛人快速找到空著的停車格。還有台北車站東西區地下停車場配備的「車位導引LED系統」,以及與車牌辨識系統結合的「智慧尋車系統」等等,都是智慧化停車場的範例。

停管處同仁經常思考如何讓停車更智慧化,但劉主祕認為,停管處是政府單位,追求的是大多數市民便利,和私人停車場不同。舉例來說,原本停管處曾想將停車系統和餐廳、電影院等商店結合,讓民眾訂桌、訂票的同時,也能訂車位,最終因太商業化而作罷。而民間停車場不但可以做,還能更進一步的量身訂做很多客製化服務。「計劃所需的資訊完全公開,也沒有收費,因為我們很樂意提供民間廠商這樣的訊息,促進經濟
發展,可惜目前還沒有人做。」劉瑞麟說。

看未來
其實,建築智慧化已肯定是未來的趨勢,隨著資通訊技術越來越發達,各種從前只在電影裡才看得到的事也能成真。政府要求公有建築智慧化,目的無非是拋磚引玉,希望能帶動民間企業投入,打造智慧國土。而停車場智慧化未來會如何發展呢?劉主祕表示,物聯網是智慧化停車場的趨勢,像RFID技術可應用在車輛進出管制及繳費上,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看完劉瑞麟主祕的介紹後,相信讀者對公部門的停車管理政策以及停車場智慧化進程都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最近十分熱門的智慧停車技術──無線射頻辨識(RFID)吧。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BT數位建築雜誌聲明 ]※
   
 
 
合作夥伴
英威康科技
碩譽電機
鎧鋒企業
城智科技
永欣鋁業
江森自控
   
樺康智雲
兆竑智聯
新光保全
皇昇科技
台達電
泓格科技
   
通航國際
充馭科技
歐益科技
台灣穩鴻
SALTO Systems
台灣寶麒
   
凱樂衛浴
冠閤企業
 
 
 
 
 
 
 
 
   
關於iBT數位建築雜誌  
   
資訊爆炸時代,建築業卻異常封閉,對於智慧建材設備的資訊來源異常缺乏,導致智慧建築推廣不易,我們來自產業,深知建設公司與建材廠商雙方均非常渴望新資訊、新訊息,因此我們致力打造這個屬於大家的交流平台,使產業更能正向方展與進步。  
   
讀者服務信箱:contact@aimag.tw  
讀者免付費服務專線:0800-309988  
讀者服務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09:00~18:00  
LINE線上即時客服:星期一~星期日 09:00~24:00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內容政策 | 隱私條款 | 版權使用 | 聯絡我們
   
   
  追蹤我們
   
 
   
 
Copyright @ 2013 iBT 數位建築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