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築知識庫      
   
  智慧建材      
 
 
 
  建築名人堂
燈光設計名師袁宗南-美學×節能設計 照見城市文明
 
撰編:游沛文 最後更新時間:7月 | 30日 , 2022
6967
    好友人數
 
 
專家
 
燈光設計名師 袁宗南博士
現職:袁宗南照明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
社團法人中華LED節能照明產業發展協會常務理事、代理會長
學歷: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第一屆畢業生(1986~1989)、
德國Siemens及PRC研究(1993~1994)、
美國芝加哥註冊國際照明設計師(2002)、
中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博士(2002~2009)
經歷:日本京都大學光電所客座教授(2008~2010)、
中原大學室設研究所助理教授(2004)、
清華藝術學院名譽教授(2002~2005)、
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兼任助理教授(2007~)、
獲台灣室內雜誌台灣100大設計師(1999)
「建築就像一本打開的書,從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負。」 ──芬蘭裔美籍建築師埃羅.沙里寧(Eero Saarinen)
 
照明 何以形塑一座城市
建築走向愈來愈細緻的美學設計,從早期的土木興建、景觀、結構等營造工程,到現在躍為顯學的室內設計、立面設計、照明設計,任何分工都是一門專業。因為人們已經開始思考一件事情──「如何提升品味」。

袁宗南到京都教了兩年書,期間遇上311地震,此後東京過了晚上八點半,城內幾乎全面熄燈。然而,一片死寂之際,竟然有一座建築亮燈到晚上十點?這棟「六本木之丘」完工迄今十多年了,依然夜夜燈光輝煌。原來外觀照明的電表獨立於公用電表,一坪電費才4元,住戶每個月繳費不到台幣120元。

311地震過後,「六本木之丘」的房價逆勢漲了四倍!由此可見,人們怎麼思考這件事,連燈光都可以管理得那麼好,可見物業服務有一定的品質,不是隨便人可以進駐的。「千萬買屋,億萬買鄰」在日本實現了。

設計 讓建築的光采永續
反觀台灣。翻閱報章雜誌,建案無不挖空心思尋求銷售「亮點」,台灣的夜空成了爭奇鬥艷的燈光秀,華而不實的「Over Design」!等到完銷後,這些建案在夜晚仍會繼續點燈發光嗎?

Green Lights 節能管理的設計
建築照明最根本的依歸是「人」的尺度,應配合人的節奏,來決定光的多寡,人多燈多、人少燈少,這才是降低能耗的王道。「其實,節能也是一種優雅」。台北市政府推展「台北好好看」城市風貌,也要求信義計畫區的建案跟進,齊力營造魅力夜景。而且,夜間照明還必須具備節能設計,都市計畫委員會甚至要求,業者要說明幾點到幾點開燈、支付多少電費。

當人們開始有這樣的意識,科技也日益成熟了,節能照明的理想逐步實現了。所謂的夜間照明,就是師法自然,落日時分,路燈逐漸亮起,建築的景觀燈也點亮了。可是地球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晨昏時序變幻萬千,而台灣每個地區的落日時間也各有不同,究竟什麼時候應該開燈?以往晚上六點,建築外觀的燈光盡情釋放;晚上十點,燈光全關。袁宗南暗忖,這樣的規劃符合需求嗎?太陽不可能準時下山,許多鄉鎮傍晚六七點依然天色明亮,該如何因應環境特性進行照明設計?

信義區某建案的照明系統是這樣做的:全面採取電腦控制,也許晚上七點,景觀燈開始亮,每30秒啟動一個迴路。先從上方點亮、接著下方、最後中樓層也亮了,大樓的照明漸漸綻放,到了晚上10點再慢慢關燈。都市計畫委員會明白了──「這就是設計」。我們進一步尋求答案。可不可以在建築規劃階段,就導入完整的照明節能設計,外觀單獨一個迴路電箱,跟景觀設計、室內設計及公共設施等用電區隔開來。有些建築外觀甚至裝設多媒體看板,呈現能耗與電費統計表。

許多人以為採用LED就是節能,整天開了八、九個小時,電費一點也沒省。也有許多人誤以為夜間照明要達到節能,就是先關掉外觀燈光,卻讓大廳燈火通明,但此時已經很少有人進出了。其實應該開燈的時候開啟,該關的時候關好,才是節能的王道。所以迴路要先設計好,讓住戶一個月每坪電費才花3元;三年後、十年後,住戶才會讓建築繼續開燈,這才是永續!

Less is More 簡潔為美的設計 
現代主義建築大師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名言「簡潔為美,細節成就完美」(Less is more, but God is in the details),後人奉為圭臬,不僅傳頌於建築創作的領域,更延伸為一種美學思考的態度。

有光,一定有影;上帝賦予白天,也就有晚上。可是從愛迪生發明燈泡後,光線似乎打亂了生理時鐘,打破了身體與精神能負載的疆界,世界彷彿沒有晝夜之分。非但如此,過多的照明未必是美,反倒形成光害,我們必須正視「過度設計」(Over Design)的反效果。

放眼望去,國內富麗堂皇的建案,不在少數。重新探索豪宅的價值是什麼,其實是管理學,是處處充滿設計的巧思,演繹和諧優雅之美。維多利亞建案的美感何在?將投光燈隱入壁燈之中,白天欣賞精雕的壁燈,晚上欣賞投光燈細琢石材的剪影。結合投光燈與壁燈的「All in One」設計,拒絕任何堆疊、追加的綴飾,顯現設計師對「Less is More」的絕對堅持,也才是設計的價值所在!

Easy Maintain 易於維護的設計 
業主最頭痛的通常是維修或保養的瑣事,或許燈具不貴,但是維修的工費很高,所以往往等到全部燈具都損壞了,才會一起汰換。大概只有企業總部,才有可能隨時換修燈具。上林苑怎麼設計?燈箱上面有四顆螺絲,如果爬樓梯上去,需要兩個人協力維修。要是做成絞鏈式的外罩呢?掀開來,一個人就可以維修了,原來方便維修的設計如此重要!再以外觀照明為例,有些建築只在陽台打燈,以後維修都在陽台進行,不用再動用吊車,豈不「快」哉。

台中雙橡園的壁燈,只要翻轉過來,就可以換燈泡了。當然,也得講究材質。因為北台灣氣候雨多、鹽份高,所以大理石材質容易受酸蝕而損壞,採用壓克力不到五年就磨蝕殆盡;採用仿大理石的材質,大概十年也崩裂了。因此選擇了氟碳烤漆的塗裝,不只色溫柔和,亦可融入石材色調。

少了維修保養的便利性,再美的燈光,也維持不久。很多廠商號稱可提供免費的照明設計,可真正設計了什麼?羊毛出在羊身上,或許從燈具的利潤賺回來,但這類照明燈具,鮮少考量到維護的便利性。也因此,照明設計、燈具廠商、工程業者這三者的分工,永遠是世界各國最主流的作法。說到底也是為客戶著想,以免因小失大。

Cultural Code 文化融藝的設計
紐約世貿重建工程的總建築師李布斯金(Daniel Liebskind)有一句經典名言:「偉大的建築,一如偉大的文學作品、或史詩、或音樂,都能說出靈魂深處的精彩故事。」建築照明,承載了深層的文化符碼,銘記一座城市的成長軌跡。文化的價值跟「地標」(Landmark)始終交織纏繞。最廣為人知的,巴黎新地標La Défense的新凱旋門,中軸線對準舊的凱旋門,串聯起周圍的名勝古蹟,躍為創意跟文化藝術的殿堂。

日本東京六本木的中城大廈(Midtown Tower),由美國SOM(SkidMore Owings Merrill LLP)事務所規劃建造,外觀設計卻是日本本土的建築大師隈研吾的傑作。隈研吾以日本傳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竹」為主要的設計元素,將無敵鐵金剛的壁燈改造為日式燈籠,散發柔和光暈,運用大量的鋁料和木紋顏色。而且在正門兩側傳達了神社鳥居的精神,室內的挑高中庭也移入竹景,連地板都是竹片紋路構成。

這棟商辦的第一季財報出爐,比「六本木之丘」(距離才五百公尺)業績足足多了兩倍!原來是深受外國企業的青睞。外國人來日本,就是崇尚日本文化,一看竹葉、燈籠,即發思古幽情。這就是設計,以文化為本的設計。2005年日本JA首獎居然在台灣,就是彰化的王功橋,由廖偉立建築師設計及袁宗南的照明設計。夕陽、拱橋、蚵仔煎,讓當地GDP成長八倍!以文化藝術為本的照明設計,成為社區再造的重要推手,不只帶動觀光商機,人潮湧現,更吸引人口回流。

唯有將文化藝術的精神,透過照明設計融入建築,賦予建築生命力,其靈魂韻致能夠喚起居住者的共鳴,才能成為生命共同體,豐富一座城市的底蘊。

但願每一盞燈,恆久不滅,為建築妝點千姿百態,為城市指引璀璨前程。倘若建築照明都黯淡失色、城市光影總是俗艷刺眼,台灣還有資格暢談文化創意或美學經濟嗎?期待未來創造更多精緻設計,重塑城市的美學競爭力!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BT數位建築雜誌聲明 ]※
   
 
 
合作夥伴
英威康科技
碩譽電機
鎧鋒企業
城智科技
永欣鋁業
NEC Taiwan
   
江森自控
樺康智雲
兆竑智聯
新光保全
台達電
泓格科技
   
通航國際
充馭科技
歐益科技
台灣穩鴻
SALTO Systems
台灣寶麒
   
凱樂衛浴
冠閤企業
 
 
 
 
 
 
 
 
   
關於iBT數位建築雜誌  
   
資訊爆炸時代,建築業卻異常封閉,對於智慧建材設備的資訊來源異常缺乏,導致智慧建築推廣不易,我們來自產業,深知建設公司與建材廠商雙方均非常渴望新資訊、新訊息,因此我們致力打造這個屬於大家的交流平台,使產業更能正向方展與進步。  
   
讀者服務信箱:contact@aimag.tw  
讀者免付費服務專線:0800-309988  
讀者服務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09:00~18:00  
LINE線上即時客服:星期一~星期日 09:00~24:00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內容政策 | 隱私條款 | 版權使用 | 聯絡我們
   
   
  追蹤我們
   
 
   
 
Copyright @ 2013 iBT 數位建築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