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築知識庫      
   
  智慧建材      
 
 
 
  建築科技
科技匯流×智慧建築-IBM強化資訊匯流,推動智慧城市
 
撰編:編輯部 最後更新時間:2月 | 15日 , 2022
3816
    好友人數
 
 
專家
 
IBM全球資訊科技服務事業部 劉建倫 協理
許多人感嘆,智慧建築不夠「智慧」,其實是缺乏「資訊」協助建築進行分析、預知、並採取反應。「資訊管理」何以成為建築的智慧核心?讓IBM來解答。
 


問:近幾年IBM從智慧建築、「智慧城市」到智慧星球,循序漸進推行許多大型計畫,您如何思考這幾個層次對市民生活的影響?
答:以智慧城市為主軸,將格局再縮小來看,其實就是「樓群」的觀念,城市的使用者想要什麼樣的服務,舉凡安全、交通、醫療、管理或能源等等,這些基本需求能否獲得更高的滿足感。
而我們也看到了現代科技應用,所謂智慧跟「不夠智慧」的差別,就在於是否運用高科技、或比較成熟的管理系統,去提供更好的服務。但是使用者似乎沒有感受到建築、社區或園區提供服務,反而是人們遷就建築、去適應居住空間,生活品質並未提升。

問:要兼顧哪些面向,才有資格稱為「智慧建築」?
答:儘管智慧建築的推動行之有年,但是建築歸建築、科技則歸於機電,回歸來看,很少顧及住戶或使用者的需求。每棟建物應該為不同對象而創造,比方說安養中心提供銀髮族的照護,科學園區滿足上班族的需求,但這些使用需求很少被納入考慮。
這麼多年來,絕大多數的智慧建築,其實只有「自動化」、而沒有「智能化」,建築的智慧似乎僅止於「自動化」系統、或者中央監控系統。所謂智能化,就是利用自動化系統的資料或技術,先進行「分析」、也就能夠「預知」、再採取「反應」。
舉例來說,國外的灑水系統,自動化的效果就是,時間到了早上七點灑水,晚上五點再灑一次。然而,智能應用則讓系統懂得「察言觀色」,探測天氣、土壤濕度,如果雨季到了,就自動延遲行程,而不是固定時間灑水就好,這就是自動化與智能化的顯著差異。

問:既然「預知」能力對建築至關重要,IBM透過「城市大挑戰」計畫協助哪些城市打造「可預知」系統平台?
答:台灣新北市的科技防衛城就是很好的實績,以往遇到犯罪的問題,就要查詢車籍資料、調閱監視器畫面,進行人工比對,曠日費時。而IBM怎麼協助市政府?運用2萬支攝影機,迅速收集資料,再把影像轉換成資訊,並利用科技分析資訊,以高效率偵查犯罪。
更完整的應用是在巴西里約,由於2014年舉辦世足賽、2016年又要舉行奧運,所以從去年開始,IBM協助他們建立一個智慧城市的「總控中心」,將交通、安全、人潮等所有資訊,透過攝影機彙集到總控中心。如此一來,他們可以預測哪個地方將有人潮、哪個地方將有車潮,可以提早調度警力、進行疏散等等。

問:要厚實「智慧建築」的競爭力,台灣下一步應該怎麼走?
增加競爭力有兩個面向,一個是「差異化」、另一個是「降低成本」。我們應該設法導入差異化、提升價值,而不是一昧地調降成本。若要提升建物價值,就必須建立完善的管理平台。
而IBM扮演的角色,就是提供其擅長的ICT科技管理能力、全球化的建置經驗,還有專業的諮詢服務。其中,觀念轉變最不容易,所以IBM也跟政府、科技大廠齊力推動新觀念,用心耕耘,用心教育市場。
台灣擁有強勁的ICT技術,可惜的是缺乏整合,蒐集而來的資訊也沒有善加運用。即便科技和建築都有一定的實力,但是對市政、對園區的營運、甚至樓層管理,這些管理能力有待加強,國人往往忽略了管理設備、管理資源的重要性。而管理,來自於觀念;觀念沒有進步,管理也就頻頻失誤。

問:要提升「管理」能力,必須先建立「資訊平台」?
答:資訊整合對於管理的重要性,以建築規模較大的廠房為例。最近油電雙漲,許多製造業者尋求節能方案,可是沒有任何相關資訊,不知道今年、去年或前年同期電費相差多少,所以也無法判斷,耗電量變高究竟是生產量所致,還是設備老化所致。
IBM協助一、兩家紡織廠進行「健診」,發現至少有30~40%的節能空間,換算起來一年電費高達兩億!然而,業主沒有建立起資訊平台,便無從改善起。只好努力降低薪資成本、控制人力,可是系統設備的耗損其實才是關鍵!
住宅或商辦大樓也是一樣,要建立資訊管理平台,進行比對分析,才能找出問題的癥結。但是業主往往不願意投注這些成本,反而付出更龐大的代價。

問:「設施管理」是智慧建築標章訴求的重點之一。要做好「設施管理」,也得靠「資訊平台」嗎?
通常人們會設置感測器,以蒐集建築設施的相關資訊,但是國內「維運」的觀念太過薄弱,所以這些資訊即使蒐集起來,也沒有實際運用。其實住戶需要什麼服務、就應該有相對的維運管理,透過ICT科技建立「管理平台」,有效提升物業營運流程,讓建築可以延壽,而且更有效率。

台灣要拓展競爭力,絕對不能靠苦工,必須靠「智慧」。而智慧就是靠資料的蒐集、分析,分析出哪些地方需要補強,尋求有效的控管方法,這也才是建築智慧化的目標。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文化觀念必須有所轉變,要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相對地,要多付出成本,投資在對的地方。



IBM全球大挑戰
IBM自2010年發起「智慧城市大挑戰」(Smarter Cities Challenge)計畫,透過專業技術與創新科技應用,協助全球各大城市,解決科技應用及資訊整合的各項挑戰。

問:IBM如何協助新北市政府建立資訊管理平台,打造安全智慧的科技城?
劉建倫:IBM嚴選來自美國、英國及加拿大的顧問,各個都是智慧城市及公共安全議題專家,將豐富資源及團隊經驗分享給新北市政府,以落實「科技防衛城」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的計畫。
改造計畫為期三週,IBM專家團隊造訪新北市警局情資整合中心、刑事鑑識中心及刑事警察大隊等科技偵查單位,針對犯罪偵查數位化及科技應用等勤務,以實地探勘及深度訪談的方式,徹底找出改善方向,研擬計畫書。

為了提升辦案效率,IBM專家建議,新北市警局可加強四大智慧科技:

  • 先進資料分析:透過先進的資料分析管理,加快刑案破案速度。例如接獲報案後,幾十分鐘內調閱關鍵的監視器畫面,立即破案,提升民眾滿意度。
  • E化檔案管理:警務文件透過電子化方式管理檔案,有助於日後調閱及連結。
  • 專業資訊人才培訓:由於資訊運用在刑案偵辦的機會增加,資訊人才的培養也相當重要,IBM建議警方提供完整而專業的資訊人才培訓。
  • 完善治理機制:警察局可像市政府一樣建立完整的治理機制,透過聯結、分析及整合協調,讓勤務運作更迅速。

    問:IBM提供周詳的計畫和建議書,帶給新北市政府哪些助益和啟發?
    侯友宜:原本新北市警局採用M-Police、i-Police 及情資整合中心等先進作法來強化執法效率,透過交控中心進行管制疏導與安全維護,已有顯著成效。但隨著外來人口增加,犯罪型態也有了改變,轉向更複雜的犯罪手法。
    在IBM專家團隊的協助下,警察局正進行「建構新北科技防衛城」子計畫,運用現有的設備與資料庫,建構完善的警政科技與管理系統平台及GIS地理資訊系統,結合犯罪資料庫的分析,提升犯罪偵防功效。
    市政府未來將參考IBM專家提供的建議藍圖,針對警政、交通與市民服務推動改造計畫,讓新北市與國際接軌。

    問:智慧城市大挑戰推行至今,在協助既有建築智慧化的部份,有哪些指標性案例?
    劉建倫:之前提到建築應具備「預知」能力,我再補充一下。IBM協助巴西里約熱內盧,建立土石流等自然災害的解決方案和因應措施。首先,建立城市營運中心(City Operation Center)整合跨部門資源,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可以有效採取行動,降低事故傷害。
    雖然無法掌控自然災害的發生,但是可以事先透過氣象預測颱風、豪雨;而老舊水管或其他設施透過感應器,確認是否該汰換或補強。

    中國南京市在經濟發展過程,面臨多重的壓力,IBM則協助該市解決積水、車流量、人流等問題。先整合16部門的資訊數據,建構以GIS為基礎的城市營運系統;接著設計五個使用情境,包括人群聚集、 場館應急、 積水防範、交通流量、產業趨勢,加以分析及預測。一旦跨部門系統和資訊充分整合後,事件發生時,就能有效協調資源進行事件因應處理。

    最近IBM也協助屏東縣政府,建置再生能源的監控管理系統。IBM專家甚至擘劃到2020年長期策略藍圖,促使該縣提升能源組合掌握力,優化縣民生活品質,更成為台灣綠能創新標竿城市。

    問:台灣發展智慧建築已有漫長的歷史了,但似乎眼光還不夠長遠?
    劉建倫:就國外高品質的建築而言,壽命長達五、六十年不成問題,甚至一百年。但是台灣的老舊建築經過二、三十年,就已頹圮枯槁,明顯缺乏維護。
    既有建築如何智慧化,IBM也累積了不少心得:比方說協助美國州政府GSA建立能源管理平台。其實這算是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10年推動節能法案所產生的效應,很多新的觀念及作法,必須靠主事者及能源政策主導,推動才有力道。
    放眼全球,再看看台灣的智慧綠建築,IBM期許政府制定更長遠的計畫,不僅重視建造階段(導入管理平台),後續的維運管理更是不容怠慢。

    註:「智慧城市大挑戰」是IBM歷來公益計畫中,最大規模的捐贈。IBM不僅提供專業服務和技術,派遣不同部門的六位專家團隊進駐獲選城市,針對科技應用或流程優化,與市府一同解決某項特定問題或是未來發展的議題。
  •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BT數位建築雜誌聲明 ]※
       
     
     
    合作夥伴
    英威康科技
    碩譽電機
    鎧鋒企業
    城智科技
    永欣鋁業
    江森自控
       
    樺康智雲
    兆竑智聯
    新光保全
    皇昇科技
    台達電
    泓格科技
       
    通航國際
    充馭科技
    歐益科技
    台灣穩鴻
    SALTO Systems
    台灣寶麒
       
    凱樂衛浴
    冠閤企業
     
     
     
     
     
     
     
     
       
    關於iBT數位建築雜誌  
       
    資訊爆炸時代,建築業卻異常封閉,對於智慧建材設備的資訊來源異常缺乏,導致智慧建築推廣不易,我們來自產業,深知建設公司與建材廠商雙方均非常渴望新資訊、新訊息,因此我們致力打造這個屬於大家的交流平台,使產業更能正向方展與進步。  
       
    讀者服務信箱:contact@aimag.tw  
    讀者免付費服務專線:0800-309988  
    讀者服務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09:00~18:00  
    LINE線上即時客服:星期一~星期日 09:00~24:00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內容政策 | 隱私條款 | 版權使用 | 聯絡我們
       
       
      追蹤我們
       
     
       
     
    Copyright @ 2013 iBT 數位建築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