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築知識庫      
   
  智慧建材      
 
 
 
  專家觀點
扎根智慧建築˙遠眺創意城市
 
撰編:游沛文 最後更新時間:7月 | 30日 , 2022
2465
    好友人數
 
 
專家
 
前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執行長 許銘文
走在經濟下坡,台灣如何重新定位,蓄勢崛起?建築中心執行長許銘文點起一盞明燈:「我們要成為智慧綠色城市的研發中心」!
 
這幾年「智慧建築」在台灣儼然成為顯學,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藉由智慧建築的發展,可以帶動整體產業鏈的提升,並且將我們的技術實力和建置經驗,推廣到世界各地。台灣,要成為智慧綠色城市的創新基地。在此之前,我們得先從智慧綠建築出發、邁向創意城市之路。

一、立基智慧綠建築
縱觀全球化的發展歷程,可以探出一些蛛絲馬跡。先進國家的發展愈來愈「輕薄」,以服務為導向,甚至日漸虛擬化,以致金融危機;而新興國家的發展則是愈來愈「厚重」,基礎建設急速擴張,工業污染嚴重,造成氣候問題。

這些錯綜複雜的變遷特性,讓我們了解到,未來的城鄉發展、乃至國家整體產業革新,首要解決氣候與經濟這兩大難題。但為什麼要從建築做起?

1.為地球開源節流
建築,不只是城市的文明象徵,更是地球的能源核心。舉例而言,香港光是建築所消耗的能源就佔了90%,台北大約是66%。想當然耳,無論從環保永續、還是節能的角度來看,建築一定要綠化!所以也不難理解到,為什麼各國政府會直接針對建築去訂立環保規範。而今而後,人們對建築的要求更加嚴苛,對綠建築的需求也持續攀升。

2.助台灣產業轉型
再回過頭來談「產業發展」,必先納入時代背景去考量,怎麼跟氣候變遷、經濟脈動、科技發展等,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於是,智慧綠建築的輪廓也就愈來愈鮮明了;深耕智慧綠建築領域,不只是提升環境永續發展的能力,更是產業轉型的重要基石!

智慧綠建築之設計需求:
  • 被動式設計:可透過傳統設計,將自然資源的使用率最大化。
  • 主動式監控:建置監測和管控系統,將能源效率發揮到最大。
  • 轉廢為用:建立循環性系統,善用科技,將資源回收再利用。

    二、躍為創意城市
    世界各國都有個普遍現象,就是過度的都市化發展。全球有1/2以上的人口住在都市,雖然只佔了2~3%土地,卻消耗了超過80%的能源!因此,如何發展地方文化特色,促進人口往邊陲城市移動,緩解都市化現象,已經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中國大陸同樣重視這個問題,我們多次到對岸交流參訪,對於「應該發展什麼樣的城市」,累積了不少心得:
    1.綠色城市:一旦綠建築延伸整座城市,發展為綠色城市,環境生態得以修復,才可永續發展。
    2.智慧城市:規模愈大的都市,愈需要智慧化,藉此提升整體生活品質,人人安居樂業。
    3.友善城市:環境友善度是城市文明進步的象徵,不只關乎居民,更影響到外地人。比方說交通的通暢度、語言溝通、消費指數等,都是衡量城市友善度的指標。
    4.創意城市:一座智慧、綠化、友善的城市,就有條件打造創意城市!創意城市才是國家的競爭力所在,更是全球未來趨勢。

    重新檢視台灣科技產業的競爭優勢,以成本策略來說,我們並不是東南亞國家的對手;以差異化策略來看,美國、歐洲、日本在技術升級方面都比台灣強很多;以內需市場來看,台灣太小,ICT資通訊技術在國內應用市場很難有發揮的空間,所以ICT技術必須再整合各領域的優勢,才能擴大應用端。既然台灣有先進的科技基礎,更有獨特的人文素養,這樣軟硬兼備的體質,極適合發展「創意城市」!然而,發展創意城市的第一步該怎麼走?

    最重要的是,以城市特性吸引人才。城市經濟學家Richard Florida(2002)研究指出,城市的多元化程度愈高,才能吸引愈多創意人才,當城市充滿創意,國家才有競爭力。所以台灣應該走向多元化、兼容並蓄的創意城市,吸引各式各樣的人才。

    當我們的智慧綠建築成為國際標竿,而城市亮點也躍上世界舞台,台灣想晉升為全球「智慧綠色城市」的創新研發中心,也就指日可待!
  •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BT數位建築雜誌聲明 ]※
       
     
    合作夥伴
    英威康科技
    碩譽電機
    鎧鋒企業
    城智科技
    永欣鋁業
    NEC Taiwan
       
    江森自控
    樺康智雲
    兆竑智聯
    新光保全
    台達電
    泓格科技
       
    通航國際
    充馭科技
    歐益科技
    台灣穩鴻
    SALTO Systems
    台灣寶麒
       
    凱樂衛浴
    冠閤企業
     
     
     
     
     
     
     
     
       
    關於iBT數位建築雜誌  
       
    資訊爆炸時代,建築業卻異常封閉,對於智慧建材設備的資訊來源異常缺乏,導致智慧建築推廣不易,我們來自產業,深知建設公司與建材廠商雙方均非常渴望新資訊、新訊息,因此我們致力打造這個屬於大家的交流平台,使產業更能正向方展與進步。  
       
    讀者服務信箱:contact@aimag.tw  
    讀者免付費服務專線:0800-309988  
    讀者服務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09:00~18:00  
    LINE線上即時客服:星期一~星期日 09:00~24:00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內容政策 | 隱私條款 | 版權使用 | 聯絡我們
       
       
      追蹤我們
       
     
       
     
    Copyright @ 2013 iBT 數位建築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