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築知識庫      
   
  智慧建材      
 
 
 
  產業動態
台灣智慧建築協會「2025 台灣智慧建築暨智慧建材 IoT 應用論壇」,分享日本見學成果
 
撰編:楊永翊採訪/許雯媛整理 最後更新時間:11月 | 26日 , 2025
220
    好友人數
 
 
專家
 
社團法人台灣智慧建築協會
由社團法人台灣智慧建築協會主辦、內政部與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指導的「2025 台灣智慧建築暨智慧建材 IoT 應用論壇」25日在中國文化大學大夏館國際會議廳正式舉行。本次論壇以「日本智慧建築產業與材料智慧化應用案例分享」為核心主題,匯聚國內智慧建築業界專家,從政策、建材、城市治理到智慧場域實證,全面分享智慧建築協會參訪觀摩團見學日本智慧建築與建材的觀摩成果,並為台日合作開啟新的交流契機。
 


論壇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臺灣綠建築發展協會、工研院材化所、中國科技大學、建伸智慧綠建築顧問公司、寶舖建設、通航國際、樺康智雲、立固自動化、陞訊數據等單位共同協力,現場參與熱烈,展現台灣智慧建築產業鏈對國際趨勢的高度關注。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王榮進致詞表示,此次在台灣智慧建築協會的安排下,公私部門得以共同赴日參訪,包括拜訪 Panasonic 等大型企業與日本智慧建築共創機構 SBCO,深入了解日本推動智慧建築的最新方向與實務成果。王所長強調,台灣早在 20 年前便建立智慧建築標章制度,並持續形成政府與民間共同推動的穩定架構;相較之下,日本則是近年才正式將智慧建築納入國家政策系統。他認為,兩國在制度成熟度、技術專長與產業文化上各具優勢,而雙方近年的互動正為未來長期合作奠基。他表示:「希望台灣與日本能深入交流,共同推動智慧建築的研究與應用,加強政府與產業的連結,攜手在智慧城市與建築領域往前邁進。」

全方位觀摩x揭示日本智慧建築與建材成熟樣貌
本次分享會由多位參訪團專家及業者成員從不同面向分享日本的智慧建築與都市發展經驗,內容深度與廣度兼具。其中包括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環境控制組助理研究員盧育晟以「政策 × 產業 × 場域」三面向完整解析日本智慧建築的推動行動路徑,說明政府如何藉由制度化標準、企業創新與實證場域合作,推動智慧技術快速落地。

立固自動化副董事長杜欣叡則深入介紹日本建築及住宅評估認證制度,以一般財團法人美好住宅中心(Better Living Center)為例,說明日本如何透過嚴謹的量化評鑑提高住宅品質、環境效率與生活安全。

建伸智慧綠建築顧問公司總經理黃健瑋從國際智慧建材巨頭 LIXIL 出發,揭示智慧建材、住宅科技與生活場景的全球趨勢,分析日本如何以科技提升居住舒適度與細膩度。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簡仁德技術副組長則以 Panasonic Worxlab 案例分享未來智慧辦公的實務,包括感測系統整合、健康場域治理、人因工程與混合工作場景等,以人為本的思維貫穿整體設計。

在城市層級應用方面,樺康智雲總經理林建全分享日本 NTT DOCOMO Smart City 的行動通訊整合案例,展示其在交通、人流管理、服務平台的技術優勢;陞訊數據科技董事長李高賜則帶來大阪吹田永續智慧城市的發展經驗,呈現日本如何以 IoT 與城市治理結合,提高城市韌性與生活品質。此外,中國科技大學游璧菁處長以「2025 大阪萬國博覽會」為主題分享此次參訪大阪萬國博覽會的見聞與心得;台灣智慧建築協會副理陳怡君則解析日本「大阪梅北第 2 期都市更新計畫」,呈現日本在大型都市再生中的智慧系統與設計思維。



台灣智慧建築協會理事長溫琇玲致詞表示,今年 8 月協會正式與日本 SBCO 結盟,使台日智慧建築合作踏出重要一步。她指出,日本智慧建築的優勢在於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重視細節與文化底蘊,這是台灣在推動智慧建築時值得借鏡的價值。她也提到,日本反而非常羨慕台灣早在 20 年前就建立智慧建築標章制度,並由政府主導推動,制度完整度甚至超前許多國家。台日雙方技術各有所長,也因此更能互補,共同提升智慧建築的國際競爭力。

溫理事長強調:「智慧建築的目的不是科技堆疊,而是提升生活的舒適與安全。日本的細膩文化與台灣的技術強度,正好能在未來合作中形成人本又務實的新模式。」

此次論壇從制度、科技、都市設計到材料應用,完整展現日本智慧建築的成熟樣貌,也使台灣看見新的發展契機與方向。透過台日之間持續深化的合作,未來台灣在智慧建築與智慧城市推動上,將能更加兼具國際視野與在地需求,朝向更精緻、更人本、更永續的智慧生活邁進。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BT數位建築雜誌聲明 ]※
   
 
 
合作夥伴
英威康科技
鎧鋒企業
江森自控
樺康智雲
新光保全
皇昇科技
   
HID
台達電
泓格科技
通航國際
歐益科技
維夫拉克
   
台灣穩鴻
凱樂衛浴
冠閤企業
 
 
 
 
 
 
   
關於iBT數位建築雜誌  
   
資訊爆炸時代,建築業卻異常封閉,對於智慧建材設備的資訊來源異常缺乏,導致智慧建築推廣不易,我們來自產業,深知建設公司與建材廠商雙方均非常渴望新資訊、新訊息,因此我們致力打造這個屬於大家的交流平台,使產業更能正向方展與進步。  
   
讀者服務信箱:contact@aimag.tw  
讀者免付費服務專線:0800-309988  
讀者服務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09:00~18:00  
LINE線上即時客服:星期一~星期日 09:00~24:00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內容政策 | 隱私條款 | 版權使用 | 聯絡我們
   
   
  追蹤我們
   
 
   
 
Copyright @ 2013 iBT 數位建築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