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ESG 浪潮席捲全球、企業治理標準全面提升的此刻,資訊安全已從過去的「加分項」轉變成企業營運的「必要條件」,尤其是智慧建築、物業管理與 IoT 領域,牽涉大量客戶資料、場域資訊與營運流程,一旦發生外洩或入侵,影響範圍往往極其廣泛。通航國際在面對這股趨勢與產業需求之下,正式宣布通過國際標準 ISO 27001 資訊安全管理系統認證,象徵其在資料保護、制度化管理與國際市場接軌方面邁入新的里程碑,也進一步強化其智慧建築與物管平台服務的信任基礎。
圖:通航國際取得 ISO 27001 國際資安認證
ISO 27001 是全球採用最廣的資訊安全標準,用白話來說,它不是單純的「裝防火牆」、「換一組密碼」或「做一次系統檢查」就能完成,而是要求企業把資訊安全從制度、流程、人員、設備到場域環境全部建立一套「長期、可驗證的管理系統」。企業必須證明自己能妥善保護資料、能找到風險、能持續改善,並能讓第三方審查者從文件、流程到現場稽核都看出「確實有在做」。ISO 27001 的核心是確保資料不能亂給、不能亂改、需要時要用得到,這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非常複雜,因為它要求每位員工、每個流程、每個部門都必須一起遵守。同時,它更被政府標案與國際客戶視為「企業是否可信」的重要指標,因此對智慧建築與物管平台企業來說,取得認證更具有實質意義。
陳子恆也談到,此次通航實施 ISO 27001 的目標非常直接。通航的智慧建築平台、IoT 設備與物業管理系統每天處理大量客戶營運資訊與場域安全資料,因此保護資料不只是法規要求,更是企業本身的商業責任。他指出:「我們本來就跟客戶的營運資訊息息相關,所以我們必須守護資料,維護資料安全。」通航從起心動念到最後正式取得認證約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其中流程部、智慧部門與 MIS 是整個過程的核心推動者,必須調整改表、建制度、寫軟體、補文件,範圍涵蓋密碼規範、登入流程、權限控管、場域管理、紀錄保存、機房環境、系統備援與金鑰管理等各種細節。這些內容過去可能以習慣或默契運作,但在 ISO 27001 的架構下,全部都要「講得清楚、做得明確、稽得出來」。
陳子恆認為,導入過程中最大的收穫之一,是全體員工資安意識顯著提升。過去可能認為資安是 MIS 或特定部門的責任,但在制度化推動之後,大家開始意識到「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資安風險的來源」這件事,因此從日常操作、密碼使用、資料保存到客戶資料處理,都變得更謹慎、更有意識,形成更成熟的企業文化。他也強調,取得認證不是終點,而是公司走向更高資安標準的起點。通航未來將把資安要求延伸到產品層級,包括 App、門禁系統、智慧建築設備等,陸續送驗產品資安認證,讓產品與系統都符合國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