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築知識庫      
   
  智慧建材      
 
 
 
  產業動態
深耕數位 × 落實淨零,温琇玲與台灣智慧建築協會攜手產業重塑智慧建築樣貌
 
撰編:許雯媛 最後更新時間:12月 | 23日 , 2024
941
    好友人數
 
 
專家
 
社團法人台灣智慧建築協會
台灣智慧建築協會20日舉辦成果發表會,展現2024協會在人才培育、國際合作、標章認證的積極推動成果,同時也在會中表示,台灣智慧建材標章日後將轉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主辦,由民辦轉官營,讓台灣智慧建材標章更具重要性與標誌性,同時厚植台灣智慧建築產業的競爭力。2025將致力於推動數位轉型與淨零排放的雙軸發展,並透過深化國際交流與建立APIGBA標章,帶領台灣的智慧建築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經營一個協會,比經營一間公司更為辛苦!」台灣智慧建築協會理事長温琇玲在一開場就道出心聲。回顧台灣智慧建築協會自2010年,在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的鼓勵與支持下創立,一路走來已然邁入第十五個年頭。温理事長感性地表示,協會的成立與持續發展,均仰賴產官學研各界朋友的參與與投入,也呼應了當初建研所期望藉由整合業界力量、人才與技術,為台灣的建築產業帶來全新的發展契機。她笑言:「我的青春也都投入在這裡了」,可見這這十五年來一路的努力與堅持。

2024年度成果:推廣、研究與交流三管齊下
在温理事長的帶領下,台灣智慧建築協會不斷擴增組織架構,目前下設八大委員會,從會員服務、評鑑認證、教育訓練、研究發展、技術服務到國際交流等面向同步推動,沒有一個委員會是空轉的。温理事長強調,正因為各領域的先進積極參與,協會才能緊抓建築產業的脈動,同步回應台灣發展趨勢與國際需求。



智慧建築展與產業媒合
台灣智慧建築協會在每年三月都會於智慧城市展期間,規劃「智慧建築館」的專區展出。2024年「智慧建築館」展覽主題訂為「建築產業數位淨零雙軸轉型:締造智慧淨零建築新紀元」,呼應全球對於減碳、永續以及數位轉型的高度關注。協會也透過這個展覽,帶動產業媒合,並邀請亞太地區智慧綠建築聯盟(APIGBA)的各會員國家齊聚台灣。許多國內外單位與企業因此得以加深交流,進行技術合作,甚至促成跨國投資案,印證台灣在智慧建築領域的研發與實務能量。

研究計畫與評估手冊
在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的指導和支持下,協會於2024年完成多項研究計畫,最受矚目的是針對既有建築的「智慧化評估手冊」擬定。過往台灣智慧建築較聚焦於新建物,但面對未來人口結構轉變與都市空間發展趨勢,如何利用數位化、智能化技術來升級改造現有建物,變得至關重要。温理事長特別感謝各高校教授與專家學者投入此一研究,也讓「整建維護」與「智慧升級」同時並行的理念更具體落實。

國際交流:亞太地區智慧綠建築聯盟(APIGBA)
亞太地區智慧綠建築聯盟(APIGBA)目前已有七個國家正式加入聯盟,日本、越南、澳洲等新夥伴也正在洽談當中。協會未來將擔任總部角色,統籌聯盟事務、訂定聯盟標章與評估指標等。温理事長說明:「與國際接軌,才能讓台灣的智慧建築技術與經驗獲得更大舞台,也促進更多跨國企業合作。」



此外,協會2024年也組團至泰國、日本、香港、澳門等地交流,媒合像是台達電、竹中工務店、泰國建商等,探索開發新專案或新技術整合的可能性。這些跨境互動正是協會的核心價值:讓台灣優秀的智慧建築技術與創新模式「被看見」並持續精進。

温理事長強調,建築物要達成淨零排放,必然少不了數位化與智能監控,並結合有效的節能、創能、儲能與智慧控能等技術。協會將持續協助各縣市政府推動智慧建築園區、智慧城市與社會住宅升級等專案,同時運用內政部建研所「智慧管理雲平台」等成果,為建築後端的維運帶來更高效率與更低碳排放。

2025年,協會將加大力度整合亞太國家資源,完成APIGBA標章評估辦法與管理制度,邀請更多國家與國際組織加入。透過大平台概念,讓各國共享技術經驗與標準規範,並實際落地應用於各類型建築與城市案例。



認證機制:從人才到建材、建築的多層次推廣
台灣智慧建築協會每年定期舉辦智慧建築教育訓練課程,協助培育更多評估與規劃人才。課程包括「智慧建築4.0」「智慧淨零建築」「綠建築效能評估」「智慧建築評估指標」等,以54小時密集訓練模式,透過理論與實務案例並重,幫助學員掌握未來新趨勢。最終亦提供考試認證,為台灣智慧建築的專業度把關。理事長再次呼籲有意報名的產業先進儘早參加,2025年課程往往很快額滿。

另外,協會自2014年便著手智慧建材標章認證;2024年認證申請量暴增,通過案件數達17件,且仍有十多件審核中。温理事長強調:「智慧建材要符合國家標準並通過資安檢測,我們的門檻相對嚴謹。」未來該標章計畫也將轉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主導,協會會無償貢獻主導權並提供多年的成果與協助,讓官方與民間共同加速推廣智慧建材標章認證。

而在建築載體實際落地場域的認證上,除了協助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的「優良智慧建築獎」評選外,台灣智慧建築協會也自行舉辦「TIBA AWARD」,並將得獎作品推薦至APIGBA國際賽事。各獎項分設設計類、營運類、既有建築改造類與系統產品類,每件參賽作品都經過初選、決選與現地評鑑的多階段嚴格審查。温理事長指出,近幾屆的得獎傾向顯示:「數位轉型與淨零轉型」已是未來智慧建築發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台灣在亞太舞台上具有競爭優勢的領域。

温理事長表示,回顧過去十五年,台灣智慧建築協會在與業界先進及學界專家共同努力下,從無到有,逐步走向成熟。如今協會的工作不僅是一年一度的成果報告,更在人才培育、國際聯盟、標章認證等面向厚植台灣智慧建築產業的競爭力。放眼未來,協會將致力於推動數位轉型與淨零排放的雙軸發展,並透過深化國際交流與建立APIGBA標章,帶領台灣的智慧建築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温理事長特別感謝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多年來的指導與資源,期許所有產業夥伴能更加投入,共同為台灣在2050淨零時代掌握先機,也為全球智慧建築永續發展做出更多貢獻。協會即將遷入新的辦公室,雖是既有建物整修,但將全面導入智慧建材與系統,營造真正智慧化的辦公空間,以展示、示範與教學之用。協會也誠摯邀請歷年取得智慧建材標章的廠商,共同參與空間規劃與布設,一起見證台灣智慧建築技術的最新應用成果。

温理事長最後感性的表示,期許台灣智慧建築產業以「一起來努力、一起來創造」作為目標,協會未來仍將在多方協力下,一步一腳印,持續擦亮台灣智慧建築的國際招牌。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BT數位建築雜誌聲明 ]※
   
 
 
合作夥伴
英威康科技
鎧鋒企業
江森自控
樺康智雲
新光保全
皇昇科技
   
HID
台達電
泓格科技
通航國際
歐益科技
維夫拉克
   
台灣穩鴻
凱樂衛浴
冠閤企業
 
 
 
 
 
 
   
關於iBT數位建築雜誌  
   
資訊爆炸時代,建築業卻異常封閉,對於智慧建材設備的資訊來源異常缺乏,導致智慧建築推廣不易,我們來自產業,深知建設公司與建材廠商雙方均非常渴望新資訊、新訊息,因此我們致力打造這個屬於大家的交流平台,使產業更能正向方展與進步。  
   
讀者服務信箱:contact@aimag.tw  
讀者免付費服務專線:0800-309988  
讀者服務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09:00~18:00  
LINE線上即時客服:星期一~星期日 09:00~24:00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內容政策 | 隱私條款 | 版權使用 | 聯絡我們
   
   
  追蹤我們
   
 
   
 
Copyright @ 2013 iBT 數位建築雜誌